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ppt
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详见《劳动法》第六章)劳动过程中有关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具体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具体规定:*1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2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3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4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5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6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7STEP2STEP1立法依据: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职业病范围:劳动者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职责: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0102四、职业病的前期预防:1.关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及对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的规定2.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的规定3.关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的规定4.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防护设施设计的审查制度和控制效果评价制度的规定5.关于从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认证及职责的规定6.关于国家对从事特殊职业危害作业管理的规定职业病的防护与管理:1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职业病诊断:01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02职业病需考虑的因素03病人的职业史04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05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06职业病病人保障:1用人单位应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2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调离原岗位3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4职业病病人的治疗费用、社会保障应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5职业病病人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6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的待遇问题7职业病防治的监督检查:*在对职业病的防治进行监督检查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以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行使监督管理的职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应负的法律责任:**建设单位和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负有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01020304050621立法目的: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为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43第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矿山开采的安全保障:*1执行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2保留的矿柱、岩柱,应予以保护3特殊安全要求的设施仪器,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行业安全标准4对作业场所的有毒害物质和井下空气含氧量进行检测5对事故隐患采取预防措施6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工会应行使监督权利901进行教育培训02建立急救组织并配备急救设备03矿山安全的监督与管理:*04检查矿山企业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律、法规的情况05负责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06组织矿长和矿山企业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07调查和处理重大矿山事故0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管理职责矿山事故处理:**发生矿山事故,矿山企业必须立即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伤亡事故必须立即如实报告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