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论文发表-关于保障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硕士论文发表-关于保障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保障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摘要:在分析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工程硕士培养的各个阶段保证和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 工程硕士,质量保证
工程硕士是从工学硕士中分离出来的、带有工程师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它与工学硕士是处于同一学术层次的两类学位,侧重务实和应用,其目标是本着为企业培养人才,提升企业人力素质的原则,以企业的需要为准绳,为企业培养特定人才。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以突出特点、显示特色为标志,这样才能使工程硕士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一种新型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加强工程硕士质量保障和质量管理工作,是非常迫切的任务,应确定和分析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各个因素,正确理解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各环节的目标、标准和措施,从而对培养质量进行控制,以使工程硕士的质量保障工作顺利实施。
一、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确定和正确分析
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各因素是培养质量保障工作的重要一环。结合培养工程硕士的实践,我们认为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生源因素
工程硕士的生源不稳定已经成为影响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因素。比较工学硕士而言,每年大约有%quot;+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无论从统计分析还是从多年招生实践来看,工学硕士的生源是稳定的,学校也能够做到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教育资源。而工程硕士的招生生源受到企业需求的制约,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工程硕士的招生规模也会随之波动。由于生源不稳定,学生入学前学历层次不齐,专业各不相同,有些学生离校多年,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生源个体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学校很难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工程硕士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也很难到位。同时,因为学校缺乏固定的生源渠道,每年都要花很大力气去调查和组织生源,因此工程硕士的招生多半是ldquo;打一枪换一个地方rdquo;,基本处于一种缺乏组织和协调的无序状态。个别学校还受经济利益驱动,不择手段地争夺生源,不仅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也严重影响工程硕士的声誉和培养质量。
(二) 教材因素
由于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工程硕士应该有针对工程特点、针对工程领域、针对企业需求的专门教材。在工程硕士教学实践中,往往沿用现有的工学硕士的有关教材,而现有的工学硕士研究生所用的教材注重理论教学、ldquo;纸上谈兵rdquo;多,结合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的实际少,用于工程硕士教学,难度很大。有的教师讲课时没有指定的教材,随意性太大,让学生无所适从。某些教材,公式、图表一大堆,从理论到理论,没有结合生产实际的新工艺、新技术,针对性差,很多在现实工作中早已经淘汰的内容,还依然在课堂上出现,给学生造成了不过如此的印象,大大影响了工程硕士教育的形象。
(三) 师资因素
大多数工科院校长期以来采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导致许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专业面窄,知识单一,通用性差。尤其是许多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由他们来讲课,工程硕士生很难接受。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因此缺乏与具有丰富生产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硕士对话的基础和平台。教师的构成也较单一,仅仅以职称和学历作为配置教师的惟一标准,就使得厂矿企业、社会各界许多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ldquo;行家里手rdquo;无法走上讲台。
(四) 管理因素
工程硕士都来自于工矿企业生产第一线,不管是在学校上课还是企业上课,工程硕士的教学管理都应与工学硕士有较大的不同。在职人员ldquo;进校不离岗rdquo;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存在工作与学习上的一些矛盾,不少工程硕士班在企业开办,实行异地教学,学生不脱产学习,因此课程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出现了简化教学内容、降低要求的情况。有些工程硕士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再加上工作忙一些,因此,实际参加学习的时间很少,缺课现象严重,以致发生抄作业、抄答案、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甚至出现拉关系、要分数的现象,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带到了学校中。如果学校缺乏严格的管理办法,容忍这种行为滋生泛滥,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声誉。
二、保障和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对策与思路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上述各影响因素的改善,要使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实施,必须对上述各影响因素的目标和措施进行设计和控制。
(一) 扩大宣传,优化生源,把好入口质量关
工程硕士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是把好入口质量关的基础。工程硕士教育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和培养工程硕士受到了学校和广大企业的好评。但总体来讲,国家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重要性还缺乏广泛、深入的宣传,许多人对此不甚了解;另一方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