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
第一节电气事故概述
第二节触电保护技术
第三节静电的危害与消除
第四节雷电危害及其防护
第五节案例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电气事故概述
一、电气事故特点
一、电气事故特点
1.电气事故危害大
1.电气事故危害大
2. 直观识别电气事故危险性困难
2. 直观识别电气事故危险性困难
3. 电气事故涉及领域广
3. 电气事故涉及领域广
二、电气事故类型
二、电气事故类型
触电事故:以电流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事故。
触电事故:
静电危害事故:由静电电荷或静电场能量引起的事故。
静电危害事故:
雷电灾害事故:由雷电引起的事故。
雷电灾害事故:
射频电磁场危害:由电磁场的能量引起的事故。
射频电磁场危害:
电气系统故障危害:由于电能的输送、分配、转换过程
电气系统故障危害:
中,失去控制而产生的危害。
第二节 触电保护技术
第二节 触电保护技术
一、触电事故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泛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包括电击和电伤。
触电 电击和电伤。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它会破坏人的心脏、呼
电击:
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
电伤: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伤:
1.局部电伤
1.局部电伤
电灼伤
电灼伤
电烙印
电烙印
皮肤金属化
皮肤金属化
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
电光眼
电光眼
2. 全身性电伤
2. 全身性电伤
3. 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
电流强度:
通电时间:
电流途径:手脚(心脏、肺、脊髓)
一只手另一只手(心脏)
一只脚另一只脚
电流频率:50Hz
人体的健康状况:
4. 人体电阻和人体容许电流
人体电阻:皮肤厚薄、潮湿、多汗、损伤、接
人体电阻:
触面积……
人体容许电流:成年男子16mA,女子10mA。
人体容许电流:
二、触电的形式与原因
二、触电的形式与原因
1. 触电形式
低压单线触电
低压双线触电
跨步两线触电
高压电击
2. 触电的原因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违反操作规程
维护不良
电器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三、触电防护措施
1. 采用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值取决于人体允许电流和人体电阻的大小。中国规定工频安全电
压的上限值,即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之间或导体与地面之间均不得超过工频
有效值为50V。这一限制是根据人体允许电流30mA和人体电阻1700Ω的条件下
确定的。
国家标准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6V。当电
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人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凡手提照明灯、危险环境和特别危险环境的局部照明灯、高度不足2.5m的
一般照明灯、危险环境和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如果没有特
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36V安全电压;凡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
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如金属容器内、隧道或矿井内等),所使
用的手提照明灯应采用12V安全电压。
2. 保证绝缘性能
图6-3 绝缘夹钳示意
图6-2 绝缘台示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