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第9章标准件与常用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9章标准件与常用件学习目标 了解螺纹的形成及常用加工方法,掌握螺纹基本要素、螺纹的规定画法;了解螺纹紧固件的标记及规定画法,掌握螺纹紧固件的装配画法;了解键和销的种类及标记,掌握键和销的特点及规定画法;了解齿轮的分类,掌握国家标准规定的齿轮的画法及齿轮啮合的基本条件;了解滚动轴承的分类、代号、标记及规定画法;了解弹簧的种类及规定画法。学习重点 螺纹基本要素和规定画法,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和装配画法,键、销、齿轮、轴承和弹簧的规定画法。 9.1概述 不同的机器,功能可能不同,组成零件的数量、种类和形状也不相同,但它们都会大量地使用螺钉、螺栓、螺母、垫圈、键、销、滚动轴承等零件。这些结构、尺寸标准化的零件称为标准件。而另外一些虽经常使用,但只是结构定型,部分重要参数标准化、系列化的零件(如齿轮、弹簧等),称为常用件。图9-1所示为齿轮油泵分解图,其中泵体、左右端盖、齿轮轴等是一般零件,而螺钉、螺母、垫圈、键、销等属于标准件,齿轮为常用件。图9-1齿轮油泵分解图 由于常用件和标准件的用量大,需要成批或大批量生产,因此在加工时使用标准的切削刀具或专用机床。在装配或维修机器时,也按规格选用或更换。在绘图时,这些机件的结构形状不用按真实投影画出,只要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画法、代号或标记进行绘图和标注,其详细结构和尺寸就可以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机械设计手册中查出。9.2螺纹 螺纹的形成、基本要素、分类及代号、规定画法、和标注方法。9.2.1 螺纹的形成 螺纹可认为是一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梯形、锯齿形等)沿圆柱(或圆锥)表面上的螺旋线运动而形成具有相同断面的连续凸起和沟槽(图9-2)。凸起部分的顶端称为牙顶,沟槽部分的底部称为牙底。在圆柱(或圆锥)外表面上所形成的螺纹称为外螺纹;在圆柱(或圆锥)内表面上所形成的螺纹称为内螺纹。图9-2螺纹的形成 螺纹的加工方法很多,如车削、铣削、磨削、滚压、攻丝和套丝等,常用的加工方法就是车削。图9-3所示为车削螺纹,即根据螺旋线的形成原理在机床上加工圆柱内、外螺纹,固定在机床夹具上的圆柱形工件绕轴线做匀速回转运动,刀具沿被加工件做轴向匀速直线运动,随着刀具逐渐切入在工件表面加工成螺纹。刀尖的形状不同,加工出来的螺纹形状也不同。图9-3车削螺纹9.2.2 螺纹的基本要素 螺纹形成的五要素分别为牙型、公称直径、线数、螺距及旋向。 (1)牙型。在通过螺纹轴线的剖面上,螺纹的轮廓形状称为螺纹牙型,如图9-4所示。常见的螺纹牙型有三角形、梯形、锯齿形、矩形等,不同的螺纹牙型有不同的用途。 (2)公称直径。螺纹的直径有三个,即大径、小径和中径。螺纹牙型的最大直径(外螺纹的牙顶,内螺纹的牙底)也称作大径,分别用d、D表示。而外(内)螺纹的牙底(顶)称为小径,用d1 、D1表示。在大径和小径之间,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处假想圆柱的直径称为螺纹中径,用d2、D2表示,如图9-4所示。代表螺纹尺寸的直径称为公称直径,一般指螺纹的大径。图9-4螺纹的牙型及公称直径 (3)线数。螺纹线数是指同一圆柱表面形成螺纹的条数,用n表示。螺纹有单线和多线之分,沿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为单线螺纹;沿两条或两条以上在轴间等距分布的螺旋线所形成的螺纹称为多线螺纹,如图9-5所示。 (4)螺距。螺纹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点之间的轴向距离称为螺距,用P表示。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牙中径线上对应点之间的轴向距离称为导程,用L表示,单线螺纹L=P,多线螺纹L=nP,如图9-5所示。 (5)旋向。螺纹的旋向是螺纹旋进的方向,如图9-6所示,有左、右旋之分,按顺时针旋转时旋入为右旋螺纹(不标注),反之则为左旋螺纹,左旋用LH表示。 牙型、公称直径、线数、螺距和旋向是确定螺纹几何尺寸的五要素,只有五要素完全相同的外螺纹和内螺纹才能相互旋合在一起。而螺纹牙型、公称直径和螺距是决定螺纹的最基本要素,称为螺纹三要素。国家标准对这三要素规定了标准值,详见附录三。图9-5 螺纹的线数图9-6 螺纹的旋向9.2.3 螺纹的分类及代号 1.按螺纹用途分类螺纹按其用途可分为连接螺纹和传动螺纹两类。 (1)连接螺纹。连接螺纹牙型都是三角形,包括普通螺纹和管螺纹。普通螺纹有粗牙、细牙之分,主要用于连接零件,一般螺栓、螺母上的螺纹即为普通螺纹。管螺纹中又有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米制螺纹和60°圆锥管螺纹之分,一般用于管路连接,如管接头、旋塞、阀门等。 (2)传动螺纹。传动螺纹用于传递动力或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常用的是梯形螺纹,其牙型为等腰梯形;有时也用锯齿形螺纹,其牙型为不等腰梯形。 不同螺纹有不同的代号及用途,见表9-1。 2.按螺纹的要素是否标准分类 按螺纹的要素是否标准还可以将螺纹分为标准螺纹、特殊螺纹和非标准螺纹。标准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