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系统解剖学泌尿系统.ppt

发布:2021-06-09约1.83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肾Kidney 输尿管Ureter 膀胱Urinary bladder 尿道Urethra 排出机体大部分代谢产物 及多余水分,维持内环境 的平衡与稳定。 肾还有内分泌功能。 上、下两端: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 前、后两面:前面隆突,后面较平、贴于腹后壁。 内、外侧两缘: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肾门)。 ---肾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呈红褐色,形似蚕豆。 ①位置:是肾内侧缘中部凹陷部位 ②出入结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及肾的神经、淋巴管等。 ①定义:出入肾门的所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 ②结构排列:从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从上 向下分别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①位置 --是肾门向肾实质 延续的腔隙。 ②容纳结构 肾动脉及分支 肾静脉及属支 肾大、小盏 肾盂 淋巴管 脂肪组织 ①贴于腹后壁,脊柱两旁。 ②两肾上端靠近,下端朝 外下,略呈“八”字形。 ③右肾较左肾略低。 左肾:T11下缘~L2下 缘间 右肾:T12上缘与L3上缘间 ④与第12肋的关系 --第12肋斜越左肾中部后 面、右肾上部后面。 肾 区 ①位置:是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区域。 肾区(肾角、脊肋角) ②意义:肾疾患时该处有压痛或叩痛。 位于肾实质浅层。 血供丰富,红褐色 新鲜标本可见许多 红色点状颗粒。 由肾小体与肾小管 组成。 其伸入肾锥体间的 部分称肾柱renal columns。 1. 位置、特点:位于皮质深面,血管较少,呈淡红色。 2. 构成:由肾锥体renal pyramids (15~20个)组成。 3. 结构:①肾乳头renal papilla ;②乳头孔papillary foramina;③肾小盏 minor renal calices;④肾大盏major renal calices;⑤肾盂renal pelvis。 ---肾有3层被膜,从内向外依次是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及弹性 纤维构成。 被覆于肾表面,薄而坚 韧。 正常情况下,该层易从 肾表面剥离。在肾部分切 除或肾外伤时,应注意缝 合纤维囊,以防止撕裂肾 实质。 ①位置:为纤维囊外面的脂肪组织层,成人厚度可达2cm, 在肾后面及边缘较发达。 ②作用:支持和保护肾。 ③临床意义:临床上实施的肾囊封闭即将药物即注入此囊。 (1)位置与特点 位于脂肪囊外面。 包裹肾和肾上腺。 分为前、后两层,分 别称肾前、肾后筋膜。 2. 作用 --肾筋膜发出许多纤维 束,穿过脂肪囊与纤 维囊相连,对肾起固 定作用。 ★ 形态:是1对细长、扁平的肌性管道。 1. 起止 --自肾盂至小骨盆入口。 起止、分部:起自肾盂,终于膀胱,根据行程分3部。 2. 行程 在腰大肌表面下降 左输尿管跨髂总动脉末 段前方; 右输尿管跨髂外动脉始 段前方。 1. 起始、行程、终止:起自小骨盆上口,沿骨盆侧壁行向后 下,终于膀胱底。 2. 交叉关系:男性---经输精管后方与之交叉;女性---在子 宫颈外侧约2.5cm处经子宫动脉后下方与之交叉。 ①位置:是自膀胱底斜穿膀胱壁的部分,长约1.5cm。 ②开口:以输尿管口ureteric orifice 开口于膀胱。 ③特点:膀胱充盈时,内压增高,该段管腔闭合,可防止尿液 向输尿管逆流。 第1个狭窄:位于与肾盂续连处。 第2个狭窄:位于跨髂血管处。 第3个狭窄:位于壁内部。 是结石易嵌顿的部位 1. 功能:是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 2. 容量:成人:350~500ml,最大800ml;新生儿:50ml; 女性<男性;老年人容量↑。 --与其充盈的程度有关: 充盈时:呈卵圆形。 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分4部——尖、底、体、颈。 1. 膀胱襞 Vesical plica --为膀胱粘膜形成的皱襞,空虚时明显,充盈时减少或消失。 2. 输尿管间襞 Interureteric fold --是位于左、右输尿管口之间横行的黏膜皱襞。为膀胱镜 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