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级基础知识第四节-数据库设计基础.pptx

发布:2020-02-27约小于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级基础知识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数据库技术的目的是有效地管理和存取大量的数据资源。数据库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是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今计算机领域应用广泛的两大领域。数据库技术不仅应用于事务处理,并且进一步应用到情报检索、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 ;4.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是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它的职能是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数据、获取和管理数据,接受和完成用户提出的访问数据的各种请求。 数据库系统是指拥有数据库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系统,它可以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2、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文件系统、层次数据库与网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 3、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 数据集成性、高共享与低冗余、数据独立性、统一的管理与控制 4、数据为系统的内部结构体系 三级模式:概念模式、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内模式(物理模式) 二级映射:概--内;外—概;4.2 数据模型;3、数据库中最常见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它们是: 层次模型(分层);网状模型(交织成网络);关系模型(二维表)。;4、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在计算机中,一个关系可以存储为一个文件。 属性:二维表中一列的标题称为属性,有时也叫做一个字段。 域: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叫做一个域。 元组:二维表中一横排所有数据称为元组,有时也叫做一条记录。 ;码:又称为关键字。二维表中的某个属性,若它的值唯一地标识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为侯选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侯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这个属性称为主属性。 ;4.3 关系代数;4.4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4、数据为的逻辑设计 5、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6、数据库的管理 建立、调整、重组、安全性与完整性、故障校复、监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