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风病中医护理课件杨杨2详解.ppt

发布:2016-05-14约4.02千字共1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艾灸治疗中风偏瘫 ●耳穴贴压治疗便秘 艾灸治疗中风偏瘫穴位 上肢选穴: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 下肢选穴:委中、昆仑、悬钟、阳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解溪、太冲等; 外关 肩井 肩髃 曲池 合谷 手三里 委中 昆仑 悬钟 足三里 丰隆 阳陵泉 三阴交 解溪 太冲 行间 艾灸的种类—艾条灸 艾灸作用原理 四、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的较高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为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力,更好地在病灶部位而起作用。 五、艾叶主要含挥发性艾叶油。艾叶油有解热、镇痛、止血、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六、艾叶中硒含量很高,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的功效,对 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也很显著。 七、艾叶有抗病毒、平喘镇咳去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 、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止痛、镇静、抑制心脏 收缩、降压及抗菌抑菌作用。 艾灸作用原理 一、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 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 ,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 二、艾燃烧时生成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可使 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 三、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有利于治疗作用的近红外线,能被机体吸收。近红外线能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激活素”,能够有效的调节人体荷尔蒙的分泌,增强男女性生殖功能,治疗其相关的疾病。 艾灸用具 艾灸要有正确的体位和顺序 ●?艾灸时采取正确的体位和顺序,是很必要的,将直接关系到艾灸的效果。?? ● 艾灸取穴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灸治效果,灸前必须选好体位,坐点坐灸,卧点卧灸,使体位与点相统一。 ● 艾灸是要有一定顺序的,原则上要先灸后背,再灸胸腹,先灸上半身,再灸下半身。 ● ?有些位置自己灸不方便,最好借助于他人帮忙。艾灸的时候要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手法也可以让艾灸取得更好的效果。 艾灸的禁忌 1.凡实症,热症,阴虚内热者禁灸. 2.传染病一般不宜用灸法. 3.孕妇,高热,急性炎症(肠痈,急腹症),大饥,大饱,醉酒,大惊,精神病禁灸. 4.面部,眼周,心脏,大血管,黏膜等处不用瘢痕灸,一般灸也应慎用. 5.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久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艾灸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耳穴贴压治疗便秘 便秘 取穴:大肠、直肠、三焦、脾、皮质下;肺 取穴依据: 大肠、直肠:可增加肠蠕动,疏通胀腑,顺气导滞 三焦、脾:促进运化之功能 消化系统皮质下:调节胃肠功能 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有润燥作用 三焦 大肠、小肠 直肠:屏上切迹处 额 枕 颞 皮质下 脾 肺 *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 中医护理 【定位】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主治】:①头痛、颊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②热病。③胁肋痛,上肢痹痛。④瘰疬luǒ lì。 【定位】: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主治】:肩酸痛、头重脚轻、头酸痛、眼睛疲劳、高血压、耳鸣、落枕等。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PS: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有活血通络作用,主治上肢不遂。 【定位】: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PS: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 【主治】: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定位】:在第一、二掌骨之间,两骨相合,形状如山谷的地方,所以名为合谷。PS:“合”意即合拢“谷”是山谷的意思。 【主治】: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