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观设计侵权判断标准问题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4-04-25约1.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观设计侵权判断标准问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产品的外观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外观设计是指产品的外观形态、图案、色彩、构造及装饰等方面的设计,其目的是使产品具有美学性、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外观设计成为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知识产权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我国对于外观设计保护的法律规定已经比较完备,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产品的外观设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审美性和时效性等特征,因此,在外观设计侵权判断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外观设计侵权案件中,如何确定相似度的标准、如何确定外观设计的独创性等问题都存在一定的争议。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外观设计侵权判断标准问题,期望能够为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将以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外观设计侵权判断标准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外观设计保护的法律基础和保护范围分析。

2.外观设计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和侵权类型分类。

3.外观设计侵权案例分析。

4.相似度判定标准及其在外观设计案件中的应用探究。

5.外观设计独创性的判定标准和操作方法研究。

6.外观设计保护的局限性和完善建议分析。

三、预期成果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

1.系统性的分析和梳理现有的外观设计保护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全面认知外观设计保护的法律基础和保护范围。

2.深入探讨外观设计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和侵权类型分类,为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3.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外观设计侵权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4.针对相似度判定标准和外观设计独创性的判定标准进行探究,为实际应用提供合理、科学的标准和操作方法。

5.对外观设计保护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期望能够进一步完善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机制。

四、研究计划安排

本研究将在一年时间内完成,具体研究计划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3个月)

第二阶段:相似度判定标准研究(3个月)

第三阶段:外观设计独创性判定标准研究(3个月)

第四阶段:外观设计保护的局限性分析和建议提出(3个月)

五、参考文献

1.杨章荣.中国外观设计保护法律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

2.程星.外观设计侵权判定关键问题研究[J].中国知识产权,2014(07):7-10.

3.范万寿,刘华斌.浅谈外观设计创作的独创性[J].知识产权,2019,(06):93-94.

4.刘倩.关于外观设计相似性判断标准问题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87-93.

5.袁阳伟.论我国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完善[J].法学家,2015(06):629-63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