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的热处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铝合金的热处理
铸造铝合金的金相组织比变形铝合金的金相组织粗大,因而在热
处理时也有所不同。前者保温时间长,一般都在 2h 以上,而后者保温
时间短,只要几十分钟。因为金属型铸件、低压铸造件、差压铸造件是
在比较大的冷却速度和压力下结晶凝固的,其结晶组织比石膏型、砂
型铸造的铸件细很多,故其在热处理时的保温也短很多。铸造铝合金
与变形铝合金的另一不同点是壁厚不均匀,有异形面或内通道等复杂
结构外形,为保证热处理时不变形或开裂,有时还要设计专用夹具予
以保护,并且淬火介质的温度也比变形铝合金高,故一般多采用人工
时效来缩短热处理周期和提高铸件的性能。
一、热处理的目的
铝合金铸件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稳定尺
寸,改善切削加工和焊接等加工性能。因为 多铸态铝合金的机械性
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除 Al-Si 系的 ZL102 ,Al-Mg 系的 ZL302 和
Al-Zn 系的 ZL401 合金外,其余的铸造铝合金都要通过热处理来进一
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和其它使用性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消
除由于铸件结构(如璧厚不均匀、转接处厚大)等原因使铸件在结晶凝
固时因冷却速度不均匀所造成的内应力;2)提高合金的机械强度和硬
度,改善金相组织,保证合金有一定的塑性和切削加工性能、焊接性
能;3)稳定铸件的组织和尺寸,防止和消除高温相变而使体积发生变
化;4)消除晶间和成分偏析,使组织均匀化。
二、热处理方法 1、退火处理
退火处理的作用是消除铸件的铸造应力和机械加工引起的内应
力,稳定加工件的外形和尺寸,并使 Al-Si 系合金的部分 Si 结晶球状
化,改善合金的塑性。其工艺是:将铝合金铸件加热到 280-300℃,保
温 2-3h,随炉冷却到室温,使固溶体慢慢发生分解,析出的第二质点
聚集,从而消除铸件的内应力,达到稳定尺寸、提高塑性、减少变形、
翘曲的目的。2、淬火
淬火是把铝合金铸件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一般在接近于共晶体的
熔点,多在 500℃以上),保温 2h 以上,使合金内的可溶相充分溶解。
然后,急速淬入 60-100℃的水中,使铸件急冷,使强化组元在合金中
得到最大限度的溶解并固定保存到室温。这种过程叫做淬火,也叫固
溶处理或冷处理。3、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又称低温回火,是把经过淬火的铝合金铸件加热到某
个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出炉空冷直至室温,使过饱和的固溶体分解,让
合金基体组织稳定的工艺过程。
合金在时效处理过程中,随温度的上升和时间的延长,约经过过
饱和固溶体点阵内原子的重新组合,生成溶质原子富集区(称为 G-PⅠ
区)和 G-PⅠ 区消失,第二相原子按一定规律偏聚并生成 G-PⅡ 区,之
生成亚稳定的第二相(过渡相),大量的 G-PⅡ 区和少量的亚稳定相结
合以及亚稳定相转变为稳定相、第二相质点聚集几个阶段。
时效处理又分为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大类。自然时效是指时效
强化在室温下进行的时效。人工时效又分为不完全人工时效、完全人
工时效、过时效 3 种。1)不完全人工时效:把铸件加热到 150-170℃,保
温 3-5h,以获得较好抗拉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但抗蚀性较低的
热处理工艺;2)完全人工时效:把铸件加热到 175-185℃,保温 5-24h,
以获得足够的抗拉强度(即最高的硬度)但延伸率较低的热处理工艺;
3)过时效:把铸件加热到 190-230℃,保温 4-9h,使强度有所下降,塑
性有所提高,以获得较好的抗应力、抗腐蚀能力的工艺,也称稳定化
回火。4、循环处理
把铝合金铸件冷却到零下某个温度(如-50℃、-70℃、-195℃)并保
温一定时间,再把铸件加热到 350℃以下,使合金中度固溶体点阵反
复收缩和膨胀,并使各相的晶粒发生少量位移,以使这些固溶体结晶
点阵内的原子偏聚区和金属间化合物的质点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达
到提高产品零件尺寸、体积更稳定的目的。这种反复加热冷却的热处
理工艺叫循环处理。这种处理适合使用中要求很精密、尺寸很稳定的
零件(如检测仪器上的一些零件)。一般铸件均不作这种处理。5、铸造
铝合金热处理状态代号及含义
代号合金状态热处理的作用或目的说明
T1 人工时效在金属型或湿砂型铸造的合金,因冷却速度较快,已
得到一定程度的过饱和固溶体,即有部分淬火效果。再做人工时效,脱
溶强化,则可提高硬度和机械强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对提高 Zl104 、
ZL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