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docx
山西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
山西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八月
晋城市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供水站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晋城市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供水站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方案编写人:李鹏飞审核人:王青懿总工:江爱国单位负责人:冯小华
目 录
一、工程基本情况 1
(一)工程概况 1
(二)目的与任务 1
二、编制依据 2
三、沉降观测方案 2
(一)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2
(二)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布设 4
(三) 沉降观测设备仪器、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 4
(四)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 6
(五)施测方法 7
四、沉降观测提交的成果资料 8
五、质量控制措施 8
六、观测点的保护 8
PAGE
PAGE10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
一、工程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晋城市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位于晋城市北石店镇畅安路以东,陵沁路以南,场地南侧为城市规划道路,拟建场地总占地面积6930m2,建筑用地6300m2,道路用地630m2。该工程拟建建筑物包括:调度中心、泵房、维修车间、消毒间、预留滤池、吸水井及清水池,均为1-2层建筑,其中业务用房占地面积613.53m2,建筑高度5.25m;泵房占地面积283.81m2,建筑高度6.15m;维修车间占地面积152.51m2,建筑高度4.35m;消毒间占地面积159.25m2,建筑高度4.35m;吸水井占地面积120m2,地下高度4.0m,地上高度1.0m;预留滤池占地面积120m2;清水池一占地面积259.93m2;清水池二占地面积259.79m2。
该工程设计单位为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德圣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公司,于2017年4月5日开工建设,主要建筑物含泵房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维修车间、消毒间、业务用房一层。
(二)目的与任务
本次设计的目的及任务是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
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晋城市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场地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并对结果(沉降量、沉降差、沉降速度)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该建筑物在营运期间的稳定性,以确保建筑物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987-91)
4、晋城市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建筑1:500平面图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三、沉降观测方案
(一)沉降观测精度及观测频率
、观测精度
本次采用二级观测精度。沉降基准网观测采用一级水准测量,往返高
n差较差或高差闭合差应??0.3
n
mm,(n为测站数),最大不超过??0.5
mm,
nn沉降观测往返高差较差或高差闭合差应??1.0 mm,(n为测站数),最大不
n
n
n超过?1.5
n
mm。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观测的视线长度:≤50m;
前后视视距差:≤1.0m;
视距累积差≤3.0m;
观测成果在限差内按观测距离或测站数分配闭合差计算高程。观测时一定要爱护观测标志,尺子放在观测点上应用力轻,立尺一定要直,每次把尺子立在观测标志之前,都要把观测标志点和尺子擦干净,以防止观测标或尺底粘泥土而影响观测精度。
沉降观测频率
1、建筑物施工至+/-500时布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稳定后进行第一次观测,作为主体建筑物沉降观测起始零位置。
2、建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每月观测一次。
3、建筑物结构封顶观测一次;停、开工各观测1次,当发现观测结果异常时需增加观测次数。
4、建筑物结构封顶至竣工验收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除有特殊应增加观测次数外,正常情况下每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5、在观测过程中,若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2~~3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6、建筑物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1mm/d~0.04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二)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布设
1、基准点的设置:需在建筑物基底压力传播范围之外,预先合理埋设半永久性基准点,编号分别为J1、J2、J3三个沉降基准点,埋设深度应在冻土层以下。
2、观测点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