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pdf
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
为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深化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行动计划,全面推动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
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加快推动制造业质
量创新、效率创新、动力创新,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加快建设制造
强和网络强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新业态、新
模式、新动能显著壮大,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示范区。到2024年底,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劳
动生产率年均增幅高于增加值增幅;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经营管理数
字化普及率超过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90%。
二、重点任务
聚焦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加快推动龙头
骨干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链“智改数转”,夯实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
件、智能硬件和装备、网络设施及安全等基础支撑,加大优秀服务商培育和典型案例
推广应用力度,推动“智改数转”各项任务加快落地落实。
(一)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工程。对标世界智能制造领先水平,支持行业龙头骨干
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分行业分领域制定智能制造示范标准,每年认定一批级智能
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和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全连接工厂,加快形成“一行业
一标杆”。到2024年底,累计建成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30个、级智能制造示
范工厂项目3个、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5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家、5G全连接
工厂10家。
(二)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推进工程。依托%企云”等平台,加快建设中小企
业“智改数转”云服务平台。制定“上云用平台”产品目录,每年重点培育10家星
级上云企业。通过政府采购,、市、县对规上中小工业企业协同开展智能制造免费诊
断服务,推行智能制造顾问制度,帮助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到2024年底,全中小企
业“智改数转”云服务平台汇聚资源5家以上。
(三)产业链“智改数转”升级工程。充分发挥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等地集
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装备等产业优势,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产业链“链主”企业
。支持“链主”企业基于产业链协作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销售和协同
配送等应用,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支持“链主”企业推行数字化交付,带动上下游
企业数字化协作和精准对接,培育数字化产业生态。到2024年底,建成重点产业链
协作平台10个。
(四)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支持综合型、特色型和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每年新认定10个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平台汇聚工业大数据、工业APP和
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等赋能资源。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每年打造20
个多场景融合、多系统集成、多设备协同的应用项目。强化工业大数据产品及服务供
给,每年打造20个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到2024年底,全重点企业工业互联网
平台普及率接近40%,累计打造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50个,工业大数据典型应用场
景10个,工业大数据产品和服务标杆企业40家。
(五)领头服务商培育工程。分类制定标准,遴选建立全“智改数转”生态资源
池。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剥离“智改数转”业务部门成立独立法人。鼓励引进优秀服
务商,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建立服务绩效考
核评价机制,对考核优秀的服务商给予支持。到2024年底,累计培育级领头服务商1
家。
(六)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应用工程。支持围绕企业“智改数转”需求开展工业软
件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解决方案集成,支持工业软件开源生态建设。发布首版次工
业软件应用推广指导目录,促进更多工业软件进入国家工业软件供给能力清单,鼓励
制造业企业运用目录和清单内软件产品推进“智改数转”。到2024年底,全全年工
业软件产品收入超过8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