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资储存保管制度.docx

发布:2025-03-20约4.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规范物资的储存保管工作,确保物资的质量不受损、数量准确、存储安全,提高物资管理效率,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物资的储存保管,包括原材料、零部件、成品、办公用品、设备及工具等各类物资。

3.职责分工

-仓库管理部门

-负责物资仓库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物资的出入库操作、库存盘点、仓库安全维护等。

-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和保管要求,对物资进行妥善存放,确保物资质量。

-定期对库存物资进行检查和清理,及时处理积压、变质等异常物资。

-采购部门

-负责与供应商沟通协调物资的到货时间、数量及质量等事宜,确保物资按时、按质、按量到货。

-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负责,如出现质量问题及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并负责处理相关退换货等事宜。

-使用部门

-负责提出物资需求计划,明确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等要求。

-及时领用所需物资,并对领用物资的使用情况负责。

-质量检验部门

-负责对入库物资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入库物资符合质量标准。

-对检验不合格的物资,出具检验报告,并监督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二、物资入库

1.入库准备

-仓库管理部门根据物资到货计划,提前安排好仓库存储空间,确保物资有合适的存放位置。

-准备好必要的验收工具和设备,如计量器具、检验仪器等,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组织相关人员熟悉物资的特性、规格、型号等信息,以便进行准确的验收工作。

2.到货通知

-采购部门在物资到货前,及时通知仓库管理部门到货时间、物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仓库管理部门根据到货通知,安排专人负责接收物资。

3.物资验收

-物资到货后,仓库管理人员首先核对送货单与采购订单的一致性,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供应商等信息。

-对物资的外观、包装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破损、变形、受潮等情况。

-按照质量标准和检验规范,由质量检验部门对物资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物资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对于需要计量的物资,使用准确的计量器具进行计量,确保数量准确无误。

4.入库手续办理

-物资验收合格后,仓库管理人员在送货单上签字确认,并填写入库单。

-入库单应详细记录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入库日期、供应商等信息。

-将入库单的一联交采购部门作为付款依据,一联交财务部门入账,一联仓库留存作为库存管理的原始凭证。

三、物资储存

1.储存规划

-根据物资的类别、特性、用途等因素,对仓库进行分区规划,如原材料区、零部件区、成品区、办公用品区、危险化学品区等。

-为不同类别的物资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明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存放位置等信息,便于查找和管理。

-按照物资的储存条件和保管要求,合理安排物资的存放货架或货位,确保物资存放安全、整齐、有序。

2.储存条件

-根据物资的特性,提供适宜的储存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防火、防潮、防虫等。

-对于有特殊储存要求的物资,如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等,应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并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管理。

-定期对仓库的储存环境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环境条件符合物资储存要求。

3.物资摆放

-物资应按照规定的方式摆放,遵循先进先出、分类存放的原则。

-同一类物资应集中存放,不同规格、型号的物资应分开摆放,并做好标识。

-物资摆放应整齐有序,不得随意堆放,确保通道畅通,便于物资的搬运和存取。

4.库存管理

-仓库管理人员应建立物资库存台账,详细记录物资的出入库情况,包括日期、凭证号码、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收发方向等信息。

-定期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盘点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每年进行一次年终盘点。

-对盘点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等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填写盘点报告,并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处理。

-根据库存物资的动态情况,及时提出物资采购建议或库存调整建议,避免物资积压或缺货现象的发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