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张掖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

发布:2016-06-30约3.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张掖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产业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现代畜牧业产业定位和发展模式,全面落实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全市六县区已整体进入全省牛羊产业大县行列,截止2012年底,全市畜禽饲养量达到1746.1万头只,其中牛100.3万头,羊415.6万只,猪162.8万头,禽类1067.4万只;出栏938.3万头(只),其中牛26.1万头,羊183.2万只,猪86.9万头,禽类642.1万只;肉奶蛋产量分别达12.2万吨、1.53万吨、6.92万吨;全市畜牧业产值37.8亿元,人均纯收入1660元,畜牧产业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一、发展现状 市委、市政府注重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指导畜牧业发展实践,在深化市情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走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全市畜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集约化经营步伐加快。坚持“政府抓良种、农户抓繁殖、小区吊架子、大户抓育肥、协会抓流通、企业抓加工”的运行机制,采取政策引导、典型带动、市场拉动、服务推动等措施,全市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700个,其中肉(奶)牛287个,羊122个,猪195个,鸡28个,其它68个;建成百头牛场79个,千只羊场57个,万只鸡场9个,万头猪场10个,千头猪场59个,小区畜禽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占到全市总量的25%和22%。二是区域化布局优势明显。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以甘州、临泽、高台为主的黑河沿岸肉(奶)牛优势产区,饲养量占总量的70%;形成以山丹、民乐、肃南为主的肉羊(细毛羊)优势产区,饲养量占总量的75%以上;形成以民乐、临泽、高台为主的生猪优势产区,饲养量占总量的85%以上;形成以甘州、临泽、高台为主的蛋肉鸡生产优势产区,饲养量占总量的90%以上。三是标准化生产广泛应用。全市已形成以原种场、扩繁场为主体,市、县、乡三级改良站为依托的育种、扩繁、推广体系,建成生猪人工授精供精站点17个、授配站点87个头;肉牛改良冻配站点247个;改良绵羊100万只;引进良种蛋肉鸡102.78万套,推广882万只。全市50家单位或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3种产品获得了绿色畜产品认证,成功申请注册了张掖肉牛地理证明商标。四是产业化经营逐步完善。重点扶持和壮大牧沅、博峰等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做强做大张掖肉牛、临泽华特猪、甘肃高山细毛羊、高台胭脂鸡等地方优势品牌,建成畜禽屠宰加工企业18家,年设计加工能力141万头只;建成饲料生产加工企业37家,年设计生产能力64万吨;建成乳制品加工企业2家,年设计加工能力4万吨。鼓励引导养殖公司、养殖大户、贩销能人组建畜禽生产专业合作社30多个,全市40%的农户参与畜牧产业化经营。五是服务网络不断健全。以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为目标,不断完善防疫保障、检疫监督、疫情监测和疾病控制四大体系,不断深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严格调运检疫,动物疫病产地检疫率、运输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均达到100%,近年来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二、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全市畜牧业发展整体上已经进入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加速转变的发展阶段,但同时看到,受资源、环境、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我市在发展现代畜牧业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规模化养殖水平较低,传统分散养殖仍占较大比重,养殖成本高,产品质量低,疫病防治难度大,组织化程度低,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二是生产保障机制不完善,市场价格信息渠道不畅,导致调控生产和促进销售能力不足。畜产品收储保障体系不健全,一般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外销渠道单一,散养户相对于规模户抗风险能力差。三是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缺乏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四是疫病防控能力薄弱,重大动物疫病对畜牧业的潜在威胁和畜牧业健康发展面临的压力在持续增大,加强疫病防控能力建设成为畜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五是规模养殖融资渠道单一,大多数养殖户发展依靠自有资金和民间借款,由于自有资金有限,融资渠道窄,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发展规模养殖的瓶颈问题。 三、对策建议 现代畜牧业是承农启工的一大产业,在现代农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第一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因此,要从长远出发,总结经验,寻求对策,多措并举促进我市现代畜牧业大提升、大发展。 (一)加强政策扶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要抢抓上级扶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发挥我市已形成的基础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转方式、调结构和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