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我县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县人民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保稳定、促发展的坚强保障。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一直较为平稳,2012年至201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县。
(一)工作概况
1、监管对象:县人民政府按照上级要求,将多种行业和领域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工商贸企业、煤矿及非煤矿山、烟花爆竹、民用爆破物品、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电力、特种设备、建筑施工、食品药品、城市燃气、防雷防静电、旅游、城市供水、公众聚集场所、校园等,涵盖广泛。
2、队伍建设:目前,我县形成了县、部门、乡镇三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17个乡镇(场)全部设置了安监站,42个安委会成员单位均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负责人,全县安全监管人员总数约120人。
(二)主要成绩
1、指标控制达标。由于工作到位,我县2011年—2013年连续三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均控制在市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2、安全稳定达标。县人民政府特别重视在重要时期或时段的安全稳定。在春节、全国“两会”、国庆、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期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三)经验做法
县人民政府主要通过完善“三大体系”、强化“四大保障”、抓好“五项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态势的持续平稳。
1、完善“三大体系”。一是完善责任体系。县人民政府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属地政府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和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责任体系,督促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完善监管体系。持续抓好乡镇安监站和县直有关部门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并安排必要的安全生产经费,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钱办事。三是完善督查体系。县安委会成立了六个安全生产常年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全县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督促整改。
2、强化“四大保障”。一是强化思想保障。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及安全知识“六进”活动(进园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丰富群众的安全知识,增强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开展安全知识演讲比赛、企业安全知识竞赛、举办高危行业安全教育培训等活动提高广大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二是强化经费保障。近年来,县政府不断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经费支出由原来的每年1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万元;从2012年开始,每家爆竹、引火线生产企业设置驻厂安全特派员,县财政每年安排70万元工资经费,2014年增加到90万元。三是强化基础保障。扎实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截止目前,所有的采石场全部通过了市安全标准化验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除二轮许可未到期的企业外,全部通过省安全标准化验收;危化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省、市标准化验收。四是强化制度保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把生产安全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和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把好技术和安全质量标准。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手续。
3、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好日常监管工作。对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工地等重点行业(领域)每月一查,同时不定期重点检查;在春节、全国“两会”、“五一”、国庆等重要时期,对部分高危行业实行停产检修,确保了重要时期我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二是抓好隐患排查治理。每年开展全县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以上。2013年开展了8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排查隐患1335条,整改隐患1318条,整改率98.7%。对市安委办挂牌督办的9处安全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特别是原高信化工有限公司的停产搬迁,排除了省、市多年督办的重大安全隐患。三是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对非煤矿山开展采石场整合整治,按照《东乡县2012-201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实施方案》和《东乡县采石厂整顿工作方案》进行整治,加强了采石厂从开采、破碎到石渣运输的管理。对烟花爆竹开展“一厂多户”整顿,大力推广“自动装药封口一体机”及湿法制引法。目前,所有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均安装了自动装药封口一体机。对危险化学品开展化工集中区规划,进一步加强对园区企业的安全监管,严格“三同时”审查,严把准入关。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民爆物品、烟花爆竹原材料、剧毒化学品安全监管,确保不丢失、不被盗、不流散、不泄漏。对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与燃气、特种设备、校园、农业机械、电力等行业按照各自的特点,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提高了安全系数,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四是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持续保持对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纠正违规违章现象。我县安全生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