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有效途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略论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有效途径
【摘 要】近年来,高效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比例的学生逐年上升,文章通过分析了分析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对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的不同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两者在解决学生问题上的作用,重点分析了辅导员与辅导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高效辅导员心理辅导的效果途径。
【关键词】高效辅导员;心理辅导;有效途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2-0175-01
随着心理素质在当前高校学生成长、成材中的作用和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学生辅导员的传统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发展健康心理,可以带动德、智、体、美互相协调、全面发展,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心理辅导的特点决定了与其他思想教育方法有一定的不同,它可以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心理辅导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生理上已经趋近成熟,心理矛盾常常发生。在社会经济体制下,受经济和价值观的越影响,市场经济所引发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腐败显现的蔓延,大学生会产生矛盾心理,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心理障碍。
另外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不会对学生有年龄上限制,学生的入学途径也在不断增多。学生入学动机就会变得复杂 (1)人际交往环境也变得很复杂,新生在入学时不能及时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而导致学生陷入困境容易产生焦虑心理。(2)婚恋政策在高校的放宽使得因恋爱所引发的心理问题。(3)扩招人数不断增加、社会用人标准也发生了改变,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担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4)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考研与工作之间的矛盾也在考验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使学生正确的面对学习、交友、恋爱等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调节能力,减轻压力顺利度过大学生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辅导的职业优势
近几年,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中也纷纷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但是专业的咨询人员还是比较少,与学生人数比例失调。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与社会接触有限,导致高校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工作开展受到限制。辅导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职人员。工作范围涉及到学习督促、生活指导、活动开展等各个方面,给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带来一定的职业优势。
(一)辅导员工作的亲近性
辅导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健康情况、学习情况都比较了解。这有利于辅导员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情况,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辅导员身份特殊性
辅导员具有教师与管理的双重身份,体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辅导员在教学中,可以将健康知识渗透到学科教育中,把心理健康知识在学生中普及。同时,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要主动和学生进行谈心,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一定情况下为学生提供一些物质帮助。
(三)辅导员有一定的年龄优势
目前我国辅导员队伍呈年轻化趋势,使得辅导员在价值观和生活观和学生有相似之处,能较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和学生之间的代沟比较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困惑和困难与辅导员分享,找到解决方法。
(四)辅导员的学识优势
高校辅导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学历由本科生直接晋升研究生。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通过一定的心理知识培训可以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三、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缺乏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心理辅导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要求辅导员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必须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得相关知识。目前一些高校辅导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即使进行了一定的岗前培训,多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很少开设实践课程,这些培训都是表面工作,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培训措施,对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辅导员在进行心理辅导时,把辅导变成了单纯的说教,对学生没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辅导员日常工作事物繁杂
辅导员的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工作范围涉及比较广泛如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就业等方面,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需要学生的配合,这就使得辅导员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日常事务中,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少有时间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三)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不成体系
辅导员自身专业水平和工作性质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对心理健康辅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