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_第3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ppt

发布:2019-04-07约1.82万字共1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fyAs1 Mu1 x h0 ?1fc As1 h0 b as x fyAs2 h0 As2 (bf’-b)/2 b hf’ as (bf’-b)/2 hf’ Mfu’ h0 ?1fc 3.5.2 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 Ⅱ类T形截面的计算 fyAs1 Mu1 x h0 ?1fc As1 h0 b as x fyAs2 h0 As2 (bf’-b)/2 b hf’ as (bf’-b)/2 hf’ Mf’ h0 ?1fc 防止出现少筋、超筋破坏 3.5.2 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 1. 截面设计 已知:M,fc、fy,梁的截面尺寸,求As。 2. 截面承载力复核 已知:M,fc、fy,梁的截面尺寸,As,求Mu。 3.5.3 公式应用 公式应用的分类 注意两个问题: 翼缘计算宽度bf’的选择; 配筋率校核采用的是bh0而不是bf’h0。 第二类T形梁 第一类T形梁 是 否 是 是 否 否 结束 结束 重拟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进行计算。 3.5.3 公式应用 截面设计 已知:M,fc、fy,b,h,hf, 求As。 IF x fyAs M ?1fc h0 As bf’ b hf’ h0 as 按bf’×h单筋矩形截面进行设计 I类T形截面 3.5.3 公式应用 截面设计 fyAs1 Mu1 x h0 ?1fc As1 h0 b as x fyAs2 h0 As2 (bf’-b)/2 b hf’ as (bf’-b)/2 hf’ Muf’ h0 ?1fc II类T形截面 与As’已知的b×h双筋矩形截面类似进行设计 3.5.3 公式应用 截面设计 ELSE 是 是 否 否 Ⅰ类T形梁 Ⅱ类T形梁 3.5.3 公式应用 承载力校核 已知:M,fc、fy、b、h、hf,As 求Mu。 IF x fyAs Mu ?1fc h0 As bf’ b hf’ h0 as 按bf’×h的矩形截面计算构件的承载力 I类T形截面 按b×h的矩形截面的开裂弯矩计算构件的承载力 3.5.3 公式应用 承载力校核 fyAs1 Mu1 x h0 ?1fc As1 h0 b as x fyAs2 h0 As2 (bf’-b)/2 b hf’ as (bf’-b)/2 hf’ Muf’ h0 ?1fc ELSE II类T形截面 按b×h的单筋矩形截面计算Mu1 3.5.3 公式应用 承载力校核 梁板的截面尺寸; 材料的选择; 梁板的配筋构造; 3.6 构造要求 主要内容: 考虑温度变化、支座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不易通过详细计算来考虑的因素对结构构件承载力的影响。 计算和构造同样重要; 二者必须同时满足。 梁截面高度 结构设计时,梁高按刚度条件确定: 简支梁: 连续梁: 3.6.1 梁板的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尺寸 b h b h h/b=2.5~4.0 梁高h<800mm,以50mm 为模数 h>800mm,以100mm为模数 梁宽b<250mm,以30mm为模数,eg. 120 150 180 200 b>250mm,以50mm为模数,eg. 250 300…… b h h/b=2.0~3.5 梁截面宽度 板的厚度 3.6.1 梁板的截面尺寸 板的截面尺寸 板厚根据刚度条件确定: 一般屋面板h≥50mm,楼板h≥ 60mm,以10mm为模数递增。 最小厚度要求: 人行道板: h≥80mm 民用建筑楼板:h≥60mm 工业建筑楼板:h≥70mm 道砟槽板: h≥120mm 行车道板: h≥100mm 预制板 查相应图集选用,常用板厚120mm。 板的宽度一般较大,设计时可取单位宽度b=1000mm计算。 不应低于C15; 常用等级C20~C40; 采用HRB335,不宜低于C20; 采用HRB400、RRB400,不应低于C20。 3.6.2 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 梁中受拉纵筋宜采用HRB400、HRB335 (d=12~28mm) ; 板中受拉纵筋宜采用HPB300、HRB335 (d=6~12mm); 梁的箍筋宜采用HPB300、HRB335筋,直径d=6mm、8mm、10mm。 钢筋 纵向受拉钢筋 3.6.3 梁板的配筋构造 梁的配筋构造 架立筋(或受压筋) 腰筋 受拉纵筋 箍筋 直径 不应小于10mm; 同一梁内,纵筋直径之差不宜小于2mm, 亦不宜大于两级。 净距 梁上部 s≥30mm且1.5d;    梁下部 s≥25mm且d: 多于二排时,第二排净距同第一排,第三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