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旻憓:以剑为笔,书写人生华章.docx

发布:2025-02-19约1.2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旻憓:以剑为笔,书写人生华章

在此情境下,父亲巧妙地提出一个折中方案,他向母女二人建议道:“或许,击剑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剑架前,江旻憓的目光瞬间被重剑吸引。经过一番了解,她高兴地对父母说:“我喜欢重剑,它不仅拥有跆拳道的迅猛速度,更融合了芭蕾舞的优雅风姿!”

恰在那时,曾是中国国家队重剑主力队员的陈伟劲退役后在香港做击剑教练。有一天,一位朋友对陈伟劲说:“我最近有点忙,但我刚收了一个左手击剑的学生,你有没有兴趣教?”陈伟劲说:“可以啊,带过来看看吧!”第二天,陈伟劲就见到了爱笑的江旻憓。江旻憓那时只有10岁,但反应很快,非常有灵气。

虽然在击剑上已经表现得非常出色,但在江旻憓上大学以前,母亲一直告诉她,只可把击剑视为课余活动,学业才是她需要认真对待的。为了能使击剑、学业两不误,上中学时的江旻憓非常忙碌。她每天下课后,先去训练,然后再回家吃饭、做功课。如果功课太多,就留到第二天早起完成;如果要外出参赛,她甚至会在行程中完成功课。

随后,江旻憓接受了手术治疗。在术后,恢复仅四天,她便主动前往击剑馆,从上肢训练入手,逐步恢复体能。经过三个月的持续努力与团队的全力支持,她成功克服身体上的局限,全面恢复了训练。更令人赞叹的是,短短五个月后,她便重返赛场。

令人遗憾的是,或许是受此前旧伤的影响,江旻憓的竞技状态出现波动。最终,在东京奥运会上,她止步于8强。赛后,面对媒体的唇枪舌剑,江旻憓多次含泪向公众道歉,并表示:“对于此次的失误,我深感抱歉。未来,我将更加努力训练……”

换剑之后,江旻憓迅速调整状态,展现出非凡的竞技意志,顽强地将比分逐步追至10∶10。紧接着,双方陷入胶着状态,战至12∶12。在决定性的时刻,江旻憓凭借出色的技术与坚定的信念,以13∶12的比分惊险获胜,实现了从劣势到胜势的逆转,获得了金牌。这是中国香港队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同时也是中国香港队在奥运会历史上获得的第三枚金牌。这次,江旻憓含泪对着采访的镜头说:“我终于没有再输了。次次都输,这次终于赢了!”

江旻憓在体育领域屡创佳绩的同时,学业上也表现出色。她从斯坦福大学本科毕业后,选择进入法学领域深造,并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法律硕士学位。东京奥运会后,她继续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法律博士学位。对于选择法律专业,江旻憓有独到的见解:“我们运动员常受到鼓励,被说成是辛苦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是幸福的,击剑只是追求个人9f028535bfa359b4976339dc4ad4cf30兴趣和梦想,是简单而自由的。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们面临的困难远比我们的大,我们有责任去帮助他们。法律可以伸张正义,帮助人们理性地看待问题,让更多人获得更公平、更正义的结果。”

作为香港的杰出女性,江旻憓被誉为“握笔即博士,持剑可夺冠”的传奇人物。世界第一或许有千百种模样,有人力大无穷,一拳一脚足以击溃对手,而江旻憓说话慢条斯理,就像一抹微风,骨子里却是坚强的。她用坚定的意志,在乱流中一直走到东京奥运会,于伤痛中来到巴黎,阅尽无数胜负,依然坚守信念。

编辑|龙轲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