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doc

发布:2018-01-01约6.93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项目部2010年6月11日上午在K117+670-K117+860段进行了本合同段路面基层试验段的施工。项目部总结近期底基层的施工经验,针对本合同段路面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如下: 一、拌和站材料的准备 1、材料一般规定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使用的各种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报驻地办抽检审批合格。各档集料均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的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其粒径规格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相关要求。 (1)、集料 进场的各种碎石均为反击式破碎轧制而成,基层用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其技术指标满足下表的质量要求: 表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集料技术要求 项目 最大粒径(mm) 表观相对密度 压碎值(%) 针片状颗粒含量(%) 基层 31.5 ≥2.5 ≤26 ≤20 细集料采用细度模数不小于2.5的天然砂。 (2)、水泥 路面基层施工采用乌兰牌P.C32.5水泥,其初凝时间283min,终凝时间392min,3天抗压强度14Mpa,抗折强度3.9Mpa。所用水泥各项指标符合下表要求: 表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水泥质量要求 检测项目 技术指标 凝结时间(h) 初凝 ≥4 终凝 ≥6 抗压强度(MPa) 3d ≥10.0 28d ≥32.5 抗折强度(MPa) 3d ≥2.5 28d ≥5.5 细度(负压筛析法%) ≤10 安定性(雷氏夹法mm) ≤5.0 2、混合料组成设计: (1)一般规定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按骨架密实型设计,通过试验选取了合适的集料和水泥、确定合理的集料配合比例、水泥剂量。按振动成型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设计标准 采用振动试验成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其技术性能满足下表的要求。试验方法按《公路工程无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E51-2009)的规定完成: 表3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技术性能指标 项目 设计强度(MPa) 设计水泥剂量(%) 最大 最小 基层 ≥3.5 4.5 3.5 各种碎石分别进行分档筛分后,再进行掺配试验。经试验掺配确定各种集料的掺配比例为20-30mm碎石占20%;5-20mm碎石占50%;中粗砂占30%。碎石的组成比例和级配范围符合下表的级配范围。 表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级配范围 项目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数(%) 31.5 26.5 19.0 9.5 4.75 2.36 0.6 0.075 基层 100 90~100 72~89 47~57 29~39 17~27 8~15 0~3.5 (3)配合比设计 各种原材料按上述级配范围进行掺配以确定合成级配碎石的掺配比例,按不同水泥剂量,用振动试验分别确定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根据振动法确定不同水泥剂量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拌制相应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并按振动成型方法制备规定数量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生6天,浸水24h后取出,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根据试验情况采用水泥计量为4.5%的混合料配合比,最的大干密度为2.49g/cm3最佳含水量为4.6%,集料掺配比例为:碎石(20-30mm)) 名 称 型 号 单 位 数 量 新旧程度 1 拌和机 WCB-600 套 1 100% 2 摊铺机 DT-1600 台 1 100% 3 压路机 YZ-32 台 1 90% 4 压路机 YZ-18 台 2 100% 5 胶轮压路机 YL25 台 1 100% 6 装载机 ZL-50 台 6 90% 7 洒水车 10T 辆 3 70% 8 自卸汽车 解放 辆 22 80% 9 发电机 400Kw 台 1 100% 表6 试验室主要仪器配备表: 检测室 仪器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 集料室 电子天平 2台 5Kg 0.1g 标准筛 1套 烘箱 1台 100L 游标卡尺 1个 150mm 压碎值试验仪 1套 台称 1台 30Kg 浸水天平 1套 3Kg 水泥室 水泥净浆搅拌机 1台 标准法维卡仪 1台 雷氏夹 1台 胶砂搅拌机 1台 振实台 1台 水泥抗折抗压试验机 1台 无机结合料室 振动压实成型机 1台 压力机 1台 300KN 脱模器 1台 滴定设备 1台 养生室 养护室控制器 1台 50℃ 现场检测室 取芯机 1台 4Kw 灌砂仪 2套 15cm 电子台秤 1台 30Kg 三、施工组织 1、在路面基层施工前项目部组织全体生产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召开技术交底会。学习基层的施工流程、施工工艺和安全保障措施。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