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古诗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策略.doc

发布:2025-03-11约2.8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学古诗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教案取材出处

《诗经》

《楚辞》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文观止》

二、教案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难点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诗经、楚辞

1.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情感;2.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2.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技巧;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唐诗三百首

1.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2.掌握唐诗的创作手法;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理解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2.掌握诗歌的鉴赏技巧;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宋词三百首

1.理解词歌的意境和情感;2.分析词歌的格律和修辞;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理解宋代社会的文化背景;2.掌握词歌的鉴赏技巧;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古文观止》

1.理解古文的内涵和意义;2.分析古文的写作手法;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2.掌握古文的鉴赏技巧;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和背景。

掌握古诗文鉴赏技巧和创作手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教案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古诗文相关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景和作者情感。

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古诗文的内容、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比较教学法:将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古诗文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提高鉴赏能力。

实践作业法:布置与古诗文相关的写作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写作水平。

教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诗经、楚辞

导入:播放《诗经》或《楚辞》相关的音乐,营造古代文化氛围。

讲解:介绍《诗经》和《楚辞》的背景、特点及代表作品。

分析:以《诗经》中的《关雎》为例,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讨论:分组讨论《楚辞》中的《离骚》,分析屈原的思想情感。

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首与《关雎》或《离骚》风格相似的诗歌。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唐诗三百首

导入:播放唐代音乐,引入唐诗的学习。

讲解:介绍唐诗的背景、特点及代表诗人。

分析:以杜甫的《春望》为例,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李白的《将进酒》,比较两位诗人的风格差异。

实践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首唐诗,并尝试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第三课时:宋词三百首

导入:播放宋代音乐,引出宋词的学习。

讲解:介绍宋词的背景、特点及代表词人。

分析: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例,分析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李清照的《如梦令》,分析词的风格和情感变化。

实践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首宋词,尝试运用词牌。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教案教材分析

教材名称

教材特点

教学目标

《诗经》

收录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料价值。

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2.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3.学习古代诗歌的鉴赏技巧。

《楚辞》

展现了楚地独特的文化风貌,体现了楚辞的艺术魅力。

1.了解楚辞的背景和作者;2.分析楚辞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唐诗三百首》

收录了唐代优秀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1.培养学生对唐诗的兴趣;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学习唐代诗歌的写作技巧。

《宋词三百首》

收录了宋代优秀的词作品,展现了宋词的艺术成就。

1.培养学生对宋词的兴趣;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学习宋词的写作技巧。

《古文观止》

收录了先秦至明末的散文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1.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2.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3.学习古文的写作技巧。

教案作业设计

古诗文背诵作业

操作步骤: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文。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理解诗句意义。

学生在家进行背诵,并录音。

.1

具体话术: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登鹳雀楼》,请选择其中一句或几句进行背诵,大家准备好了吗?”

“很好,请同学们开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