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慢性肾衰病人的护理查房.ppt

发布:2025-03-05约2.47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肾衰病人的护理查房2016年7月李莹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慢性肾衰的分期临床表现定义:简称慢性肾衰,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引起GFR(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功能损害,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常见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血管疾病、遗传性肾病等。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有以下学说:肾小球高滤过学说矫枉失衡学说肾小管高代谢学说其他分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临床症状(ml/min)(umol/L)(mg/dl)肾功能50-80133-1771.5-2.0无症状代偿期肾功能25-50186-4422.1-5.0轻度贫血、乏力和夜尿增多失代偿期肾衰竭10-25451-7075.1-7.9贫血、消化道症状明显,夜尿期增多,可有轻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尿毒症107078.0明显贫血,恶心、呕吐,水、期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神经系统症状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出现水肿或脱水,高钾或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可表现为糖耐量减低、高胆固醇血症、蛋白质营养不良。各系统症状体征消化系统表现:食欲不振是最常见和最早期表现,还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晚期病人呼出气体中有尿味。心血管系统表现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高血压主要由于水钠潴留引起心力衰竭:是慢性肾衰竭常见的死亡原因心包炎:主要与尿毒症毒素、水电解质紊乱、感染、出血等因素有关。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钙磷代谢紊乱引起血管钙化等因素有关。呼吸系统表现:气促,若发生酸中毒,可表现为深而长的呼吸。血液系统表现a、贫血:几乎所有病人均有轻至中度贫血。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所致,故称为肾性贫血,引起贫血的原因包括铁摄入不足、叶酸缺乏、营养不良、慢性失血和感染等。01020304b、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等,重者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与血小板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因子减少等有关。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简称肾性骨病。05内分泌失调皮肤表现:皮肤瘙痒是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症状之一。神经、肌肉系统表现。感染:感染是慢性肾衰竭主要死因之一。06211病室52床梁亚斌,男,58岁,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起病,出现发热不适,伴有轻微咳嗽,未在意,今日透析时监测体温达到38℃,感下肢乏力不适,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我科。起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便减少,无尿,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年,肾衰竭病史3年,行透析治疗。体格检查:T38.2℃,P75次/分,R20次/分,Bp140/80mmHg辅检:尿素8.7mmol/L(1.7-8.3)肌酐389umol/L(44-106)胸片未示及明显异常初步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2、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治疗要点:入院后予以输血、抗感染、止咳化痰、改善循环、血液透析等对症治疗。体温升高:与发热有关0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02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有关0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水肿、瘙痒、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04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透析等有关05有便秘的危险:与食欲不振、大便减少有关06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07护理诊断1病人能保持足够的营养物质的摄入,身体营养状况有所改善2维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3水肿减轻或消退,瘙痒缓解,皮肤清洁、完整4活动耐力增强6住院期间未发生便秘5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护理目标护理措施体温升高:指导患者家属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