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第一章录井.ppt
●基本数据;井别、井名●钻探概况;主要目的层位、井段、岩性及实际钻探结果⑴前言(序言)⑵工程简况●简要说明全井历程(井史),曾经发生的重大事项;●钻井液的使用(井段、类型、性能)、浸泡时间;●井深结构(套管程序)及井身质量(井斜、井眼)完井地质报告编写的主要内容--5项完井地质报告编写的主要内容⑶主要成果①地层--钻遇地层层序、井深,分述各组(段)及岩性、厚度、接触关系、标志层特征等;③构造--结合地震、邻井等资料,简述区域及本井构造情况、构造要素等;④生、储、盖层评价(生、储、盖、圈、保条件分析)。②油气水显示--全井及分组段油、气、水层数及厚度;结合测试资料,对主要油气层进行油层评价…完井地质报告编写的主要内容⑷结论与建议对本井所钻地特征的认识对油气水显示情况的认识对本井钻探成功或失败原因分析对油气远景的认识及勘探方向的建议(5)问题讨论资料录取情况设计与实际是否吻合工程因素对资料录取的影响1、附表目录三、附图及附表⑴钻井基本数据表⑵地质录井及地球物理测井统计表⑶钻井取心统计表⑷井壁取心记录表⑸碎屑岩油气显示综合表⑹非碎屑岩油气显示综合表⑺地温梯度成果数据表⑻地震测井小结⑼原钻机试油成果表⑽试气成果表⑾地层测试数据表⑿送样统计表⒀井史资料2、附图目录⑴过井“十字”地震剖面图⑵本井与邻井地层对比图⑶综合录井图⑷综合测井图⑸岩心综合图⑹岩心油层物理性质分析成果⑺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图⑻测试层位简图⑼压力恢复曲线图⑽测试油层原始压力与深度关系曲线图⑾井斜水平投影图一、井别、井号二、直井地质设计1、设计的依据2、直井地质设计内容3、井深及地层剖面的设计三、定向井地质设计1、概述2、定向井的有关概念3、定向井地质设计第一节单井地质设计主要任务:根据井的设计要求,取全、取准反映地下情况的各项资料,以判断井下地质及含油、气情况。录井方法:主要有钻时录井钻井液录井岩心录井气测录井岩屑录井荧光录井罐顶气轻烃录井等。第二节地质录井一、钻时录井钻时--每钻进一定厚度岩层所需时间,单位min/m。▲井口开始:每米记录一次;▲目的层:0.5~0.25米记录一次;▲取芯井段:0.25米记录一次。1、影响钻时的因素★2、钻时曲线的绘制3、钻时曲线的应用二、岩心录井1、取心井段的确定--取心原则2、取心方法3、取心资料收集和岩心整理4、岩心描述★★5、岩心录井草图的编绘6、岩心综合录井图的编制7、井壁取心三、荧光录井①荧光录井灵敏度高,可及时发现肉眼难以鉴别的油气显示,尤其是轻质油。②区分油质好坏及油气显示的程度,正确评价油气层。③在新区新层系以及特殊岩性段,可配合其它录井准确解释油气显示层,弥补测井解释的不足。④荧光录井成本低,方法简便易行,可系统照射,对落实全井油气显示极为重要。2、荧光录井的应用1、荧光录井方法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第四节中途测试及其资料的定性分析常规钻具测试中途测试:(钻柱测试)是在钻井过程中钻遇油气层或发现油气显示,中途停钻对可能的油气层进行测试。获得油气水产量,流动压力和产液性质,关井获得地层静压和恢复压力。常规测试---封隔器下部只有1个测试层。跨隔测试---是在1口井有多层的情况下对其中的某一层进行测试封隔器封隔器钻柱测试的工具主要有两种类型:01测试工具及原理02多流测试器(MFE);03压力控制测试器PCT04测试工具的主要部件有:压力计(两只)、筛管、封隔器、安全接头、震击器、旁通阀、多流测试器、反循环阀等。05下人井内--将测试器接在钻杆底部,下至测试层段;此过程中封隔器松开,测试阀关闭,旁通阀打开,井筒内的钻井液就可以由筛管经旁通阀和环形空间返至地面。钻杆内的压力保持在0.1MPa左右。测试器有4个步骤:下人井内、开井、关井、取出”封隔器04测试阀03开井--坐稳封隔器,关闭旁通阀,测试阀打开。这时封隔器以下地层原来所承受的液柱压力全部由封隔器承担。测试层的流体经筛管和测试阀流人钻杆内。压力计记录流动压力。未加水垫或气垫时,测试层在开井瞬间的回压接近于大气压力,在这种大压差的作用下,地层流体容易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