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外科手术基本技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牙周外科 牙周手术基本技术 切口原则 缝合技术 牙周翻瓣切口一般为梯形切口,其垂直切口应保留完整的龈乳头,其位置在手术区域远中牙的牙龈乳头远中,近中牙的牙龈乳头近中 切口的基本原则 45度角切口,加大组织接触面,利于愈合。 保留龈乳头切口设计 临床上常出现龈乳头敞开式的II期愈合。 尤其是导致植骨后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将牙间隙形态分为3型:I型 近远中宽;II型 颊舌径窄; III型 近远中窄而颊舌径宽 (Thomas F.Flemmig, A.Jung, K.Bolaz. Lappenoperationen Zur rekonstruktiven Therapie interdentaler Knochendefekte. Parodontologie 1994;4:277-289) I 型间隙的切口设计 III型间隙的切口 牙周手术缝合技术 不同部位,不同组织、不同程度切口有不同的缝合方法 牙周手术缝合的特征: 使牙龈组织紧密附着于牙根或骨组织上 建立良好的附着关系 封闭与口腔的交通 倒三角针,可用于腭侧 正三角针 圆针 牙周手术主要用针 缝合进针位置:主要目的是防止术后缝线撕脱 因此 1,应位于龈乳头三角基线的下方 2,进针应挂上骨膜 一、间断缝合 最常用,适用于唇舌侧张力适度,高低一致时 改良间断缝合——牙间8字缝合 适用于颊舌侧高度不等,间距较远,张力较大的情况 二、悬吊缝合法(Sling suture) 利用切口附近的牙齿作为固定组织瓣的支点的缝合法。 适用于两侧龈瓣高度一致但组织张力大,难以拉拢缝合的。 分为单、双乳头和连续悬吊缝合法 单乳头悬吊缝合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