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群众路线理论文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大工作群众路线理论文章
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努力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做好人大工作,实现人
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证。人大常委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 常设机关,不仅是代表人民依法履行职权的国家权力机关, 也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人大机关在开展党的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做到“与党委同心、与政 府同力、与大局同步、与法律同向、与人民同声”,充分发 挥人大常委会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以转变作风、优 化环境和服务民生为重点,以增强凝聚力、创新力和执行 力为突破口,推动人大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努力建设创新 人大、活力人大、作为人大。
深挖思想根源,解决“四风”问题。要把主要任务聚 焦到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四风”问题。俗称:“外伤易治,心病难医”。根治“四 风”“顽疾”,首先,要深挖思想根源。从意识深处进行自 我剖析,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 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对照党章党纪、群众期望和先进典型查摆问题,明确自我 改进的目标。特别要克服当前个别人员存在“人大是二线”、
“安置干部场所”、“船到码头车到站”思想,工作上无所 作为,“但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等思想,牢固树立人大 不是“二线”而是“依法治国第一线”的理念。其次,要 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发现什么问 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从现在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从 我做起,马上就改,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内心认同。 最后,要强化纪律作风保障机制。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 改、在改中学、在学中干,建立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 督有力的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 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坚持“服从大局、服 务主题、准确站位、履职尽责”的原则,自觉使人大工作 服从服务于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全县改革发展,保持与党委 在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步、发展上同力, 做到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一要突出重点,强化监督的 针对性。坚持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 作为监督重点,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普遍关注的 焦点热点问题,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 田林县而言,就是要围绕建设富裕、文化、生态、和谐
“四个田林”和“林纸电糖油药富民强县”目标作为县人 大监督的重点。二要创新监督方式,强化监督的实效性。 创新监督的方式方法,把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群众监督、 社会监督相结合,搞好协调配合,拓宽监督渠道,构建全 方位监督络。要在增强监督力度和监督实效上下功夫,进 一步落实信息快速反馈机制、会议督办落实机制、跟踪调 研督办机制和落实效果评估机制,探索运用询问、质询、 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监督方式,对事关大局的重点 难点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 积极回应社会,增强监督实效。
畅通诉求渠道,维护群众利益。人大信访工作是联系 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收集、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 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是形势所需、职责所在、感情所系。 一是畅通信访渠道,汇聚社情民意。要发挥好人大密切联 系人民群众的优势,在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通过信访渠道,能够深入了 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人大决议、决定贯 彻实施的情况和人民群众对“一府两院”各方面的意见和 建议,特别是对行政执法、司法工作的申诉,对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检举等,有利于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 修订完善相关政策,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更加有效地 履行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职能,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 护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的民主权利,促进社会和谐。二 是创新信访办理机制,形成高效运作体系。人大不能成为 信访“中转站”。要按照人大信访工作的职责、范围、处理 原则、程序和时限、办理回复、责任追究等内容的要求, 建立重要信访事项交办、转办机制、常委会负责人亲自办 理制、深入一线办理制、统一协调办理制、信访法律咨询 日等制度,构建起上下一体、左右贯通、内外结合的信访 络,形成“大信访”的格局。三是树立为民理念,改进工 作作风。要坚持做到接访热心、交办认真、督办尽心,尽 量使办理结果让信访人心悦诚服;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 不论群众反映问题大小,都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感谢他 们的信任,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与引导人、教育人、 说服人结合起来,既了解情况、研究办法,又体恤民情、 增进感情。要千方百计沟通协调,寻找平衡点,把政策讲 清,把道理讲透,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带给群众;坚持重心前 移,超前预防,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一线作用,从源头抓 起,掌握主动,贴近群众,便于诉求,及时疏导稳控,有 效地将矛盾和问题化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