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技术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感知电流
答:在给定条件下,电流通过人体,可引起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值。
2、基本绝缘
答:带电部分上对防触电起基本保护作用的绝缘。
3、工作接地
答:为了电路或设备达到运行要求的接地,如变压器低压中性点的接地。
4、0类设备
答:依靠基本绝缘进行防触电保护,即在易接近的导电部分(如果有的话)和设备固定布线中的保护导体之间没有连接措施,在基本绝缘损坏的情况下便依赖于周围环境进行防护的设备。
5、跨步电压
答:站立或行走的人体,受到出现于人体两脚之间的电压,即跨步电压作用所引起的电击。跨步电压是当带电体接地,电流自接地的带电体流入地下时,在接地点周围的土壤中产生的电压降形成的。
6、接触电动势
答:接触电动势是指接地电流自接地体流散,在大地表面形成不同电位时,设备外壳与水平距离0.8m处之间的电位差。
7、爆炸危险环境
答:凡有爆炸性混合物出现或可能有爆炸性混合物出现,且出现的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结构、安装、运行采取防爆措施的环境称为爆炸危险环境。
8、屏护
答:屏护是指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的安全防护措施。
9、TN系统
答:电源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负载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的系统。
10、电气事故
答:由电流、电磁场、雷电、静电和某些电路故障等直接或间接造成建筑设施、电气设备毁坏、人、动物伤亡,以及引起火灾和爆炸等后果的事件。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摆脱电流
答:在给定条件下,手握着电极的人能够摆脱的最大电流值。
2、双重绝缘
答:同时具有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3、保护接地
答: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导电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的接地。
4、Ⅰ类设备
答: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进行防触电保护,而且还包括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即把易触及的导电部分连接到设备固定布线中的保护(接地)导体上,使易触及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失效时,也不会成为带电部分的设备。
5、介质损耗
答: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中的部分电能不可逆地转变成热能,这部分能量叫做介质损耗。
6、等电位联结
答:等电位联结指保护导体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生产用的金属装备以及允许用作保护线的金属管道等用于其他目的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联结(包括IT系统和TT系统中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之间的联结)。
7、爆炸浓度极限
答: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体、蒸气、薄雾或粉尘、纤维与空气形成的能够被引燃并传播火焰的浓度范围。该范围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8、间距
答:间距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
9、TT系统
答:电源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与电源系统的接地电气上无关的系统。
10、触电
答: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体而引起的病理、生理效应。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室颤电流
答:在给定条件下,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值。
2、加强绝缘
答:相当于双重绝缘保护程度的单独绝缘结构。
3、重复接地
答:保护中性导体上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在地再次连接的接地。
4、Ⅱ类设备
答: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进行防触电保护,而且还包括附加的安全措施(例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但对保护接地或依赖设备条件未作规定的设备。
5、屏护
答:屏护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即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
6、安全电压
答:又称安全特低电压,是属于兼有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安全措施。其保护原理是:通过对系统中可能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进行限制,从而使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受到抑制,将触电危险性控制在没有危险的范围内。
7、隔离
答:隔离是将电气设备分室安装,并在隔墙上采取封堵措施,以防止爆炸性混合物进入。
8、Ⅲ类设备
答: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进行防触电保护,并且在其中产生的电压不会高于安全特低电压的设备。
9、IT系统
答:电源系统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的系统。
10、短路
答:通过比较小的电阻或阻抗,偶然地或有意地对一个电路中在正常情况下处于不同电压下的两点或几点之间进行的连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______。 A. 零线 B. 火线 C. 地线 B
2、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