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冲关第一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选择题
1.(2012·唐山模拟)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他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则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 )
A.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
B.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
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
2.(2012·太原模拟)右图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铸造于西周时期的“晋侯鸟尊”,该“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以下评价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西周时这种“鸟尊”随处可见
B.其铭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C.该“鸟尊”可能属于青铜器
D.该“鸟尊”属于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
3.(2012·滨州一模)1953年,在河南安阳商代墓葬中发现了三枚铜制贝币,随后在殷墟等地又出土了100多枚(右图)。对这些铜贝的正确认识是( )
A.是中国货币流通的开始
B.是当时唯一的货币形式
C.说明当时商代以商业立国
D.可以用于钱币起源的研究
4.(2012·北京朝阳高三统考)东周时期(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被称为社会制度嬗变、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共同的文化圈、经济圈形成期。下列史实与这一观点相关的是( )
A.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期
B.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期
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期
D.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时期
5.(2012·西安模拟)仲尼是李耳的学生,墨翟接受过儒家的教育,韩非子和李斯一同求学于荀况。这说明( )
A.战国时期的私学发达 B.儒学为百家之源
C.东周学者不封闭盲从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2012·邯郸二模)古语云:“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其中关于“刚柔”的观点符合(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7.(2012·南昌模拟)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观点的是( )
A.孔子 B.荀子
C.韩非子 D.老子
8.(2012·福建莆田毕业质检)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载: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蒲……又自真蒲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港。材料中所提及的仪器起源于( )
A.战国 B.西汉
C.宋代 D.元代
9.(2012·哈尔滨模拟)“(某制度)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这一制度指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10.(2012·江西上饶模拟)《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43年“蝗蔽天下”,前235年“天下大旱”,前230年和前228年又都是“大饥”……后来嬴政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和“夷去险阻”。嬴政对自己的称赞主要是基于( )
A.秦政府有效解决了自然灾害
B.确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威
C.地方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D.统一使救济物资在全国畅通
11.(2012·安徽马鞍山文综测试)《史记·平准书》记载:“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乃分谴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理郡国缗钱;得民账务以亿计,奴婢以千万计,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如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主要反映出西汉时期( )
A.吏治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C.工商业市镇经济较为发达
D.政府大力推行抑商政策
12.(2012·辽宁大连模拟)《春秋繁露》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材料体现了( )
A.天人感应思想 B. 制天命而用之
C.阴阳五行学说 D. 封建等级思想
二、非选择题
13.(2012·湖北襄阳调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朝统治者将其所占领的广大领土分封给许多诸侯,这一制度也是沿用了商朝旧制。一开始诸侯们必须定期到朝廷觐见述职,但后来这一制度逐渐废弛。随着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变得逐渐衰微,居住在围有城墙的城市里的诸侯们也就开始统治其周围的农村。
材料二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三 汉朝皇帝汉高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起初他将封地授予他的儿子们和近亲,不过这些封地的面积比起从前周朝的分封国的面积要小;而且,它们还被散置在由国家官员直接治理的州县之间。后来,公元前127年时,汉武帝又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各封国的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