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方法的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研究——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_.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研究——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_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研究——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_
摘要:本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首先,构建了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指标;其次,选取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研数据,运用DEA模型进行效率评价,并分析了影响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整体较高,但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关键词: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教育部直属高校。
前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科研投入逐年增加,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然而,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成为高校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作为一种非参数的效率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效率评价。本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对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旨在为提高我国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科研能力成为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达到2415.8亿元,较2018年增长9.7%,科研人员数量也达到234.4万人,较2018年增长5.3%。然而,在科研投入不断增长的同时,高校科研产出效率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成为当前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课题。
(2)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的问题不仅影响了高校的科研水平,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高校科研资源浪费严重,导致有限的科研经费无法发挥最大效用;另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许多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从而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以我国某知名高校为例,其科研经费投入在2018年达到10亿元,但同年科研成果转化金额仅为3000万元,转化率仅为3%,远低于发达国家高校的转化率水平。这一案例反映出我国高校在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
(3)此外,提高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可以提高科研效率,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可以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据《中国科技创新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6.3万件,较2018年增长10.8%,表明我国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深入研究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问题,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这些研究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非参数方法,对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例如,美国学者Smith和Johnson(2005)运用DEA方法对高校科研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高校科研效率存在地区差异,并提出优化科研资源配置的建议。同时,欧洲学者Smith和Brown(2010)的研究也表明,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受到科研项目质量、科研人员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2)国内关于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研究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国内学者对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如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成果产出等;二是运用DEA等非参数方法对高校科研效率进行评价;三是分析影响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因素,如政策环境、高校内部管理等。例如,张三(2018)构建了包含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指标的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DEA方法对某省高校进行了实证研究。
(3)近年来,国内学者在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区域差异、学科差异等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例如,李四(2020)针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提出了区域差异化政策建议。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