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2025年山西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pptx
2025山西历史;大单元历史时序处添加历史事件对应教材图片,增强直观性,吸引学生注意力。;1;教材单元概览;教材目录结构化;关键问题·析体系;关键问题2:结合所学对“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1)积极倡导建立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御外侮。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揭开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3)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战略格局。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到1940年,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1940年发动的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教材知识夯基础;知识点;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知识点;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知识点;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正面
战场的抗战;敌后
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敌后
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敌后
战场的抗战;图说历史——对接中考;
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知识点;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中共七大;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2022年版课标内容要求】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家国情怀)
(1)持续时间长: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历时14年。
(2)作出巨大的民族牺牲: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许多中国人民流离失所。
(3)与日军武器装备对比悬殊:日军武器装备精良,坦克、飞机等;中国人民以大刀、步枪、手榴弹等武器为主,在此情况下,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殊死抵抗。
(4)波及范围广: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先后占领东北、华北等地区,中国中东部地区大片领土沦陷,日军对占领区实行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37年4月5日”和共产党祭黄帝陵文及国民党祭黄帝陵文的内容可知,国共两党对黄帝的祭拜反映的是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中国人民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B项符合题意。抗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A项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C项排除;蒋介石放弃反共在材料中并未体现,D项排除。;;根据材料三中的歌曲名称,简述1931—1945年间国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并概括①处的阶段特征。;命题点;4.(2023山西7题)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集到如下论据。据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杨靖宇领导……抗击日寇”“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论持久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根据地”“中共七大”可知,材料内容分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最早开始抗击日寇,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毛泽东提出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驳斥了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材料中的论据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贡献,因此他们论述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C项符合题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