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的故事》学习工具制作综述.docx
《火车的故事》学习工具制作综述
创新点与亮点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本学习工具采用简单明了的学习导航来提示教学环节和进程,如“初读感知”“字词乐园”“朗读感悟”“诊断测试”“拓展阅读”等,以此链接到各个相应的页面,交互性较强。整个学习工具操作简单,共享方便,便于交流使用。本学习工具的文图与背景设计,非常富有童趣,引人入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学习工具的流程结构如图1所示。
1.初读感知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火车来了》,交流对火车的印象和生活中了解的关于火车的知识,从而充分唤起学生读文学文的情趣,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进入本页面后,播放课文的动漫视频(如下页图2),这在帮助学生趣味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使学生通过视频中的插图初步认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和磁悬浮火车,为下一步课文的学习铺垫基础。
2.字词乐园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立刻借助学习工具进入“字词乐园”模块,引导学生集中认读识记本课的部分生字和新词。利用学习工具强大的直观、易切换的特点,学生先进行词语的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再用“加一加”“换一换”“编儿歌”的方法,识记“列、界、郊、梦、查、名”等较容易识记的生字。接着,借助生字的Flash动画,通过“数笔画”“猜谜语”“找朋友”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较难识记的生字“世、修、建”。最后,依然借助Flash动画生字,学生学习“新、晚”等生字的笔顺和写法,培养观察、分析、书写和比较、鉴赏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字词乐园”模块页面的背景均是“果树”和“稻草人”的组合图(如图3),生字即一个个的“果子”,而需要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时,单个的生字则在“稻草人的肚皮”上呈现,非常富有童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
3.朗读感悟
使用学习工具进入“朗读感悟”页面后,出现了三个提示教学内容的关键词链接:(火车的)“发展历程”“不断提速”“了不起的创举”。分别点击这三个关键词链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高效认识火车发展的大致过程和青藏铁路的修建,感受祖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滋生自豪之情。
(1)点击(火车)“发展历程”超链接
教师先引导学生读文看图了解什么是机车,然后在介绍火车发展过程的页面上,又做了一个以四种火车名字为关键词的分链接。通过点击四个关键词链接,便可分类展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和磁悬浮火车的图文信息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具体感知四种火车的基本特点,进而形象地感受火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补充的关于世界各国高铁十大排名和磁悬浮火车变轨的两段视频,更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视野,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欲望和兴趣。
(2)点击(火车)“不断提速”超链接
页面显示的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地给学生对比展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和磁悬浮火车的时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不断提速”和“夕发朝至”两个词语的意思,使学生了解新时代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然后,教师借势引导学生随文识记、书写生字“发”,第三方制作的生字动画“发”直观形象地呈现出了这个字的笔画、笔顺和关键笔画的位置,可以高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3)点击“了不起的创举”超链接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引出本段中心句“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先借助字理图片(如图4)认识“创”字的由来,使学生感受祖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汉字的浓厚情感。
4.诊断测试
在本学习工具中,我设置了丰富多样的字词检测形式,既有检测学生是否会读生字词语的“小小降落伞”、“小青蛙跳一跳”(如图5)、“我们来开火车啦”,也有检测学生是否理解词语意思的“读一读、选一选”,还有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是否理解的“想一想、选一选”。多样的题型,再加上有趣的音效,寓学于乐,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完成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检测,同时也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巩固理解课文内容的成效。
5.总结深化,课外延展
叶圣陶先生讲过:“课文只是个例子。”如何在课文学完后,继续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呢?根据文本实际,我在该学习工具的最后设置了“拓展阅读”板块,其中既有《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火车为什么在铁轨上行驶》等阅读材料,又有丰富的文字资料和相关的图片信息,不仅能较好地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还能够深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终于到了比赛的时刻,我振作精神,自信从容地走上讲台。在台上,我时而点指学习工具侃侃而谈,时而面对评委沉着叙述,时而热情洋溢进入课堂特定的情境中。台下的两个评委教师不时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台下的教师们也都全神贯注地听着,有几个教师还进行了拍照。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成功的滋味,不为大赛一等奖的成绩,只为自己精心的制作,无悔的付出,终有回报。
回首这次大赛,我收获颇多。
教育理念发生了转变。在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