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版生物)专题13种群和群落.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13 种群和群落;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基础自查 排查考点 夯实基础;自建知识体系;1.与种群有关的正误判断
(1)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
(2)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
(3)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
(4)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年龄组成)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 )
(5)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
(6)样方法取样时应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
(7)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2.与群落有关的正误判断
(1)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
(2)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
(3)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
(4)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
(5)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
(6)海岛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
(7)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
(8)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属于种间竞争实例( );热点梳理 突破热点 梳理关键;;解析 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分布的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综上所述,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2.(2012·新课标全国,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组成(每月最后一天
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
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C.该种群的年龄组成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各种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据图可知,不同月份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其中4至10月份,个体逐渐发育到性成熟,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表明在10月份种群的出生率可能为零,A、C两项正确。
天敌迁入后,会捕食该种群中年幼或弱小的个体,影响种群的年龄组成,B项正确。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对种群的密度产生影响,D项错误。;3.(2013·新课标全国Ⅰ,5)某农场面积为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解析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与种群中个体的数量无关。;4.(2015·全国Ⅰ,31)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解析 根据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可以把种群分成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老年个体多,幼年个体少)。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可知该种群幼年∶成年∶老年个体比例是1∶1∶1,各年龄期个体比例适中,因此为稳定型,数量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解析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具有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悟规律;1.种群密度调查中的几点提醒
(1)样方法:①该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