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电力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ppt

发布:2017-06-06约4.66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力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引言;一、变电运行典型事故分析 二、变电检修典型事故分析 三、送配线路典型事故分析 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 ; 第一节 变电运行典型事故分析; 1、事故经过: 某变电所 #1、2主变轮流检修。当时#2主变运行,在#1主变检修结束,复役操作过程中,在#1主变改为冷备用后。调度发布正令 “合上#1主变35kV母线闸刀” 。; 操作人员接令后在运行日志中却误记录为“将#1主变10kV开关由冷备用状态改为运行状态”,并走错间隔,走到了#1主变10kV母线闸刀左边的10kV母分开关Ⅰ段母线闸刀间隔,并用紧急解锁钥匙进行解锁后,拉开了10kV母分开关Ⅰ段母线闸刀,造成了带负荷拉闸,引起10kV母分间隔Ⅰ段母线闸刀三相弧光短路。 ;2、事故原因分析 1)运行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低下; 2)监护人和操作人对各自职责不清; 3)严重违反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 4)违反省公司“操作中断,重新开始时,应重新核对设备命名并唱票、复诵”规定,跑错间隔; 5)监护人和操作人安全意识淡薄,违章现象严重。 ; 3、防范措施 1)正确接受调度命令 ; 2)开展操作前的危险点分析; 3)严格按照“六要七禁八步一流程”执行操作; 4)认真执行《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 5)加强运行人员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二、误操作引起设备停电事故; 变”打勾,于是直接跳步操作第21步“检查2#主变差动保护差流显示正常”。在检查时,操作人员发现差流为1.89A,立即提出疑问:“差流为什么这么大?是否正常?”但没有引起监护人的注意,两人也没核对保护屏上差流检查提示(要求差流在0.33A以下)和保护信号指示灯。当操作第22步“放上2#主变差动保护投入压板2XB”时,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开2#主变220kV开关、35kV开关、110kV旁路开关,造成35kV付母线停电。; 2、事故原因: 1)当值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执行“六要七禁八步一流程”流于形式; 2)当值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下,对主变纵差保护的原理、二次电流回路以及差流的概念模糊不清; 3)安全活动、安全学习敷衍了事,没有吸取以往事故教训; 4)对变电运行人员的技能培训尚未取得预期效果。 ;3、防范措施 1)认真开展熟悉现场设备和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活动,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和“六要七禁八步一流程”操作管理规定及现场安全工作规程; 2)加强对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教育; 3)加大对职工现场岗位技能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水平。 ;三、电缆未放电挂接地导致人身触电;2、事故原因 1)操作人在未对城柏3511线进行放电的情况下,就碰触设备,违反《安规》4.4.2条规定:“电缆及电容器接地前应逐相充分放电”。监护人未及时制止纠正。 2)操作人违章单人到#2主变室挂接地线,失去监护操作。 3)监护人与操作人后补现场操作录音,有隐瞒违章现象的行为。 ; 3、防范措施 1)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特别对调度、运行、操作过程中的每句话、每个字、每个步骤、每个动作都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确保安全; 2)操作一定要严格按照停电、验电、放电、挂接地线等步骤做好每个环节,对储能设备放电一定要充分、到位; 3)在接地线没有完全接好之前,身体各部位均不能直接接触到设备,并保持安全距离; 4)在操作全过程中,若有人离开,不管是正在操作还是在操作间隙时,必须向其他人明确告知去向,严禁单人擅自操作; 5)加强现场危险点分析,做好各种防范措施; 6)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护和相互保护,监护人必须严肃、认真地做好监护工作。; 第二节 变电检修典型事故分析;一、检修人员违章作业引起电网事故; 2、事故原因 1)现场工作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2)在安排工作时没有考虑工作上的安全措施,未认真开展现场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工作; 3)工作班成员安全意识淡薄; 4)技术和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尽到自己的安全管理职责; 5)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到位、反习惯性违章工作力度小 。 ; 3、防范措施 1)以反习惯性违章为重点,检查各种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的执行情况; 2)开展 “安全生产及工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