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单片机控制红外防盗报警器(硬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 专业
课题名称: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系部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红外线防盗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开关,红外线感应,红外线人体感应电路,防盗报警监控产品,监控防盗报警系统,红外防盗报警器,红外防盗墙,红外防盗系统,红外防盗探头现已广泛应用于监狱,仓库,住宅小区等周界报警系统中。目前的报警装置大多是采用红外线或超声波探测器及相应的传感器将探测到的人体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利用此电信号控制后续的电路做出反应,如使灯泡发光或使扬声器发出报警声。这类报警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误报和漏报。并且由于我们要制作的红外是安装在的,此报警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所能警戒的范围也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功能要求1)、可以正常的工作,尽量减少误报漏报。2)、适应和可探测范围广。3)、报警声音提示明确。4)、系统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且价格合理。 技术特点1)、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成本低廉。外型较小,便于安装和使用。结构和原理简单,利于批量生产和满足不同的要求。抗干扰能力强,全范围温度补偿,防杂物。问题分析为了降低成本和使用方便,我们的系统需要将普通电源(220V,50HZ)转化为稳压电源。红外信号的采集要求快速准确,并能被转化成电信号。本系统应适用报警模式对进入区的人予以警告,报警声音应清晰洪亮,起到警示作用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和控制问题。[1] 冯建华,赵亮,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产品开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通过阅读本书中有关于51系列单片机的主要应用技术(计数器应用技术、I/O控制技术、A/D转换技术、PWM调制技术、红外遥控技术、液晶显示技术、串口通信技术、单片机中断技术及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使用)。对本课程设计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涉及红外部分的知识尤为重要,使我对红外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并通过其实际电路的认识,明白了红外检测的基本原理。
本书介绍51系列单片机的开发基础知识和工程案例,并结合产品开发流程讲解如何设计单片机产品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在电路设计上用到了保护机制与应急处理机制、基准电压发电器和多充电模式设计方法;按摩机的设计,利用PWM调制技术实现了电机调速控制,此外它还用到了LED驱动与控制技术和交流检测技术; RC充放电技术和红外解码技术;智能协议转换器(PCM)的设计,PCM是智能设备与采集前置机之间的通信桥梁,PCM用到了单片机串口通信技术和中断技术,并使用诸多芯片辅助完成外围电路功能;RTX51 TINY的应用案例以及通用数据采集器的设计,RTX51 TINY是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单片机操作系统,它可以在没用任何外部设备存储器的8051系列单片机系统上运行。
[2] 潘新民、王燕芳,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用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
由于本次设计的内容与51单片机有关,所以对嵌入式系统的总体必须有更深的认识,而本书的内容正从嵌入式系统所有基础知识开始讲起,由浅入深的指导我对嵌入式系统有更进一步的掌握,主要内容有: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A/D和D/A转换、键盘接口技术、LED及LCD显示、报警技术、串行通信及其接口总线(RS-232-C、SPI、I*IC)、数字滤波、PID控制、模糊控制、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及实例。本书以目前应用最多的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同时也兼顾其他类型的单片机,软件和硬件相结合,本书既对硬件借口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同时又对软件的设计思想、程序流程图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进行了全面的说明。
[3] 张靖、刘少强,检测技术与系统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年
通过了解本书介绍的红外检测技术是本次设计的重点,知道只有掌握和理解其原理才能充分的设计好有关于红外检测部份的设计与实际的制作。
本书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测量非电参数的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电测方法的测量仪表。全书分为四篇,各篇之间相互独立而又有机结合,组成了完整的检测技术内容体系。第一篇是误差理论与参数指标。误差理论是检测系统参数指标设计和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二篇是传感器技术与信号检测方法。对于非电量的监测或一些不便直接测量的电量来说,传感器成为监测系统的关键元件。传感器种类众多,不仅主要介绍了传统的传感器,如电位器式、电阻应变片式、电感式、电容式、热点式、磁电和电磁式、压电式、光电式、磁传感器,还介绍了光纤、气体、温度、红外、超声、微波和智能传感器等现代化传感器。针对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的发展,有代表性地在相应传感器的原理后插入了集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