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趣的立体图形 —— 认识图形》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发布:2025-01-23约2.9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趣的立体图形——认识图形》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有趣的立体图形——认识图形》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章《有趣的立体图形》的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主要内容包括:

1.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

2.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3.立体图形的简单性质,如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边长等;

4.利用立体图形进行简单的拼搭和组合。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目标包括:

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识别和区分不同立体图形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引导学生在分类和拼搭活动中,锻炼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对立体图形属性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一年级的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对图形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此外,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立体图形有了初步的感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一年级的学生通常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立体图形的学习会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在操作和游戏中学习效果较好,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理解新知识。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正在发展,但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他们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则倾向于合作交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难以准确识别和区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尤其是在抽象层面;

-在进行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拼搭时,学生可能会遇到空间想象力不足的挑战;

-学生可能不习惯于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需要引导他们进行准确的表述。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每位学生配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确保人手一册。

2.辅助材料:收集和准备与立体图形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电子资源,以辅助讲解和增强直观感受。

3.实验器材: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模型,以及拼搭用的积木等,确保数量充足且安全无毒。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小组讨论区域,每个小组配备必要的操作台和座椅,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实物操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总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将几个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摆放在讲台上,邀请学生上台触摸并描述它们的形状。

2.提出问题:教师提问:“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手中的图形分别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有趣的立体图形。”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认识立体图形(5分钟)

-教师展示教材中的立体图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教师用模型演示立体图形的特点,如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边长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指认并描述立体图形的特点。

2.立体图形的分类(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种类的立体图形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尝试将图形分类,同时记录学生分类的标准和结果。

-教师总结并讲解正确的分类方法。

3.立体图形的拼搭(5分钟)

-教师展示如何使用积木拼搭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使用积木拼搭出本节课学到的立体图形。

-教师点评学生的拼搭成果,并引导学生发现拼搭中的数学规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5分钟)

-教师给出一些立体图形的图片,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识别并描述每个图形的特点。

-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2.个人练习(5分钟)

-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题目包括识别立体图形、分类立体图形等。

-教师收齐练习题,挑选几份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课堂提问与互动(10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我们今天学习的立体图形?”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2.教师出示一些复杂的立体图形组合,提问:“你们能找出这些组合中的规律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并解释规律。

3.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进行立体图形的拼搭比赛,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2.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立体图形的奥秘。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