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分析.docx

发布:2025-02-03约1.6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分析

一、地下连续墙施工概述

(1)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坑支护结构,广泛应用于地铁车站、地下商场、深基坑等工程中。其原理是通过在基坑周围连续浇筑混凝土墙体,形成一道连续的挡土和防水屏障,以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和稳定。地下连续墙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墙体刚度大、抗渗性能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工程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地下连续墙施工通常采用“先墙后土”的原则,即先在基坑周围开挖导墙,然后在导墙内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导墙的作用是控制地下连续墙的位置和尺寸,同时为施工提供导向和支撑。施工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导墙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确保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

(3)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包括墙体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墙体设计要考虑基坑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荷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墙体厚度和配筋。材料选择上,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钢筋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焊接性能。施工工艺上,包括挖槽、清槽、钢筋加工与安装、混凝土浇筑、接头处理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保证地下连续墙的整体质量。

二、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要点

(1)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要点中,挖槽精度至关重要。以北京地铁14号线某站点为例,该站点地下连续墙挖槽深度达15米,宽度为0.8米,要求槽底平整度达到±10毫米。为确保挖槽精度,施工现场采用全站仪进行精确定位,挖槽过程中使用振动锤进行松土,同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控,确保槽底平整度和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

(2)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钢筋施工要求严格,钢筋直径一般在16-32毫米之间,间距一般为200-300毫米。以上海地铁12号线某站点为例,该站点地下连续墙钢筋用量达500吨,施工过程中采用自动化钢筋加工设备,确保钢筋加工尺寸精确,减少误差。钢筋安装时,需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定位,确保钢筋位置准确,接头连接牢固。实际施工中,钢筋接头连接质量检测合格率需达到98%以上。

(3)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广州地铁5号线某站点为例,该站点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量为10000立方米,采用泵送浇筑方式,浇筑速度控制在每小时30立方米。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现场设置混凝土搅拌站,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毫米。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不少于30秒,确保混凝土密实度。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以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三、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

(1)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首先要关注墙体厚度和钢筋间距的准确性。例如,在某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中,要求墙体厚度不得小于600毫米,钢筋间距控制在250毫米。通过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墙体厚度进行了全面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厚度合格率达到99.5%。钢筋间距的检测则通过X射线检测仪进行,合格率同样达到99.5%,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接头的质量对整个结构的防水性能至关重要。在某地铁车站施工中,接头质量检测采用了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和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结果显示,接头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8%,有效防止了因接头质量问题导致的墙体渗漏。此外,对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进行了严格测量,通过激光测距仪和全站仪,确保了墙体垂直度偏差在±1%,水平度偏差在±0.5%,满足了设计规范的要求。

(3)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后,还需进行长期的观测和维护。在某地铁车站施工后,对地下连续墙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沉降观测,观测数据表明,墙体最大沉降量仅为10毫米,远低于设计规范要求的30毫米。同时,对墙体的防水性能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连续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墙体的渗漏率低于0.5%,达到了国家一级防水标准。这些数据表明,通过严格的施工质量和后期维护,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