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子植物分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裸子植物(Gymnosperm)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一、 孢子体发达 均为木本植物,大多为单轴分枝的高大乔木,维管系统发达,有形成层和次生生长,木质部大多只有管胞,没有导管,韧皮部大多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 叶:多为针形、条形或鳞形。叶表皮有较厚的角质层和下陷的气孔,气孔排成浅色的气孔带(stomatal band)。Why ? 猜猜看,这是什么植物? 二、具裸露的胚珠,形成种子 胚珠(ovule)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结构 胚珠:珠心(相当于大孢子囊) ↓ 珠被(为单层) 种子:胚 ← 受精卵 新的孢子体世代(2n) 胚乳← 雌配子体 配子体世代(n) 种皮← 珠被 老的孢子体世代(2n) 形成种子的意义? 种皮:保护胚;胚乳:为胚萌发提供营养,有助于植物的散布。 三、形成球花(cone) 1 裸子植物的孢子叶大多聚生成球果状,称孢子叶球或球花。 2 孢子叶球单生或多个聚生成各种球序,通常单性同株或异株。 3 小孢子叶球(雄球花)。小孢子囊(花粉囊)→ 小孢子。 大孢子叶球(雌球花)。大孢子球变态为珠鳞(松柏类)、珠领(银杏)、珠托(红豆杉)、羽状大孢子叶(苏铁)等。 4 花(球花) 雄蕊 花粉囊 花粉母细胞 ↓ ↓ ↓ ↓ 孢子叶球小孢子叶小孢子囊小孢子母细胞 花粉粒(单核期) 花粉管(含精核等) ↓ ↓ 小孢子 雄配子体 单细胞胚囊 成熟的胚囊 ↓ ↓ 大孢子 雌配子体 ? *胚乳 → 部分雌配子体 四、配子体进一步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 1 雄配子体: 小孢子→花粉粒→花粉管:2个退化原叶细胞 (pollen tube) 1个生殖细胞→ 2个精子 1个管细胞 * 无精子器 2 雌配子体:← 大孢子 在近珠孔端产生2~多个颈卵器 * 有颈卵器(内有卵细胞1个,腹沟细胞1个,颈细胞4个,无颈沟细胞) 3 雌、雄配子体均寄生于孢子体上 五、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 花粉粒→ 在珠心上方萌发,形成花粉管 将2个精子送入颈卵器内,其中1个与卵细胞结合 六、具多胚现象(polyembryony) 1 简单多胚现象(simple polyembryony):1个雌配子体上的多个颈卵器同时受精,形成多个胚。 2 裂生多胚现象(cleavage polyembryony):由1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胚原细胞分裂为几个胚的现象。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以松属(Pinus)为例,介绍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一、孢子体和孢子叶球 单轴分枝,常绿乔木 长枝:鳞叶,叶腋内生短枝 短枝:顶生1束针形叶,2、3、5针一束 孢子叶球单性同株。 雄球花生于当年新枝基部的鳞片叶腋,很多小孢子叶螺旋状排列于球花的轴上,每个小孢子叶的背面有2个小孢子囊,每个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小孢子(单核花粉粒)。小孢子有2层壁,外壁向两侧突出形成气囊。 雌球花单个或数个生于当年新枝的近顶端,红/紫→ 绿,许多珠鳞(ovuliferous scale)螺旋状排列在球花的轴上,珠鳞是变态的大孢子叶,其远轴面基部通常有一个较小的薄片,称为苞鳞(bract scale)。松属的珠鳞与苞鳞完全分离。在每个珠鳞的近轴面基部生有2个胚珠(ovule)。珠心中有一个细胞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链状四分体),见P396。只有近珠孔端的1个大孢子发育为雌配子体。 二、雄配子体 ← 小孢子 小孢子连续3次不等分裂,形成4个细胞的花粉粒,即雄配子体。 Ⅰ:胚性细胞(大) Ⅱ:精子器原始细胞(大) 第一原叶细胞(小) 第二原叶细胞(小) Ⅲ:管细胞(大) 生殖细胞(小) 三、雌配子体 ← 大孢子 大孢子产生中央大液泡,细胞核分裂,形成16~32个游离核,均匀分布细胞质中。冬季休眠。第二年春天。由周围向心地形成细胞壁,然后近珠孔端的几个细胞明显膨大,发育为颈卵器原始细胞,→颈卵器。每个颈卵器只有4个颈细胞,1个腹沟细胞,1个卵细胞,无颈沟细胞。 四、传粉与受精 传粉在晚春进行,花粉粒借助风力到达珠孔。 雄配子体中的生殖细胞分裂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