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docx

发布:2025-02-09约1.4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总则

(1)为规范互联网诊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2)互联网诊疗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为患者提供远程诊断、咨询、治疗等医疗服务。本办法所称互联网诊疗服务提供方,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或者个人。

(3)互联网诊疗服务应当遵循医疗伦理和职业道德,坚持患者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诊疗服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互联网诊疗服务提供方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严格按照诊疗规范和程序开展诊疗活动,并对患者的个人信息保密。

第二章诊疗服务提供方

第二章诊疗服务提供方

(1)互联网诊疗服务提供方应当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具备相应的诊疗科目和资质,并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服务提供方应配备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确保能够提供专业、规范的诊疗服务。

(2)互联网诊疗服务提供方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诊疗流程、医疗质量控制、信息安全、患者隐私保护等方面。服务提供方应定期对医师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医师具备相应的诊疗能力和水平。

(3)互联网诊疗服务提供方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服务提供方应确保诊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对患者的诊疗信息进行电子归档,方便患者查询和医务人员跟踪治疗进展。同时,服务提供方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对互联网诊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第三章诊疗服务对象及内容

第三章诊疗服务对象及内容

(1)互联网诊疗服务对象主要为基层患者,尤其是偏远地区居民,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约有6亿人口,其中约2亿人居住在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的医疗服务资源相对匮乏。例如,某平台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通过互联网诊疗服务就诊的农村患者占比达到40%。

(2)互联网诊疗服务内容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远程诊断、咨询、处方开具以及慢性病管理等。如在某互联网医疗平台上,常见病如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就诊量占总就诊量的60%以上。同时,平台还提供了针对慢性病的远程管理和健康教育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3)在实际案例中,某地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成功救治了一名突发心脏病的患者。患者通过手机APP向医生描述症状,医生迅速作出判断并指导患者采取紧急措施,最终患者得以在发病后20分钟内得到救治。这充分体现了互联网诊疗在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救治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四章监督管理

(1)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互联网诊疗服务的监督管理,对服务提供方进行资质审核、执业许可的发放和监督检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互联网诊疗服务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和程序。

(2)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互联网诊疗服务提供方进行现场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诊疗服务流程、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应依法予以查处,并公开处理结果,以警示其他服务提供方。

(3)互联网诊疗服务提供方应主动接受监督,及时报告诊疗服务中的重大事件和问题。对于患者投诉、举报等,服务提供方应认真调查,及时处理,并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处理机制,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