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docx

发布:2025-02-07约1.6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旨在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体系,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安全发展。

(2)本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为依据,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明确了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评定过程中,将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评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本制度规定,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工作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进行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评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事故报告与处理、应急救援等方面。评定结果将作为企业安全工作考核、奖励和处罚的重要依据,对未达到评定标准的要求,企业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安全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例如,某企业在过去一年中,通过实施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降低了30%,员工安全意识显著提高,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评定原则与标准

(1)评定原则方面,首先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评定。其次,确保客观公正,评定过程公开透明,防止人为干扰。最后,强调持续改进,鼓励企业通过评定发现不足,不断优化安全管理。

(2)评定标准方面,主要分为基础管理、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应急救援五个方面。基础管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教育培训等;现场管理涉及作业场所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等;设备设施管理关注设备完好率、维护保养等;人员管理侧重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应急救援则评估预案制定、演练及应对能力。

(3)具体标准设定上,基础管理方面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现场管理方面要求作业场所安全设施齐全,设备运行正常;设备设施管理方面要求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安全可靠;人员管理方面要求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应急救援方面要求企业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各标准分值设定合理,确保评定结果科学合理。

三、评定程序与管理

(1)评定程序方面,首先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成立评定小组,负责评定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评定小组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评定过程的严谨性。评定工作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评定小组制定评定方案,明确评定内容、标准、方法和时间安排。在实施阶段,评定小组对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资料审核和访谈,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总结阶段,评定小组对评定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价,形成评定报告。

(2)在评定管理方面,企业应建立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档案,对评定过程、结果和整改情况进行记录。评定档案应包含评定方案、评定记录、评定报告、整改措施及效果等内容。此外,企业应定期对评定工作进行自查,确保评定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例如,某企业在过去三年中,通过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共发现安全隐患1200余项,已整改980项,整改率高达81.7%。这些整改措施的实施,有效降低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3)为加强评定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评定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对评定中发现的问题,企业应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整改过程中,企业应加强跟踪和监督,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以某企业为例,在评定过程中,发现某车间存在安全隐患,企业立即启动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经过一个月的整改,该车间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