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概述.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讲义;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类;3. 相关法律
安全生产专门法律以外的其他涵盖有安全生产内容的法律。如:《劳动法》,《建筑法》,《煤炭法》,《铁路法》,《民用航空法》,《工会法》等。
(三)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国务院组织制定并批准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条例等。如:《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
;(四)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是由法律授权制定的,是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补充和完善。如目前我国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制定了《劳动保护条例》或《劳动安全卫生条例》等。
(五)部门安全生产规章、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而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云南省实施意见》
;(六)安全生产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是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和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大致分为:
⑴设计规范类;⑵安全生产设备、工具类;⑶生产工艺安全卫生类;⑷防护用品类。
(七)我国已批准的国际劳工安全公约
目前我国政府已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有23个,其中4个是与职业安全卫生相关的。
;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立法的必要性;安全生产立法意义;安全生产执法的基本原则; 《安全生产法》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法》共七章,九十七条,主要内容有:
总则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法律责任
附则
; 《安全生产法》综述
1、《安全生产法》规定了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总体运行机制,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政府监管与指导(通过立法、执法、监管等手段);
企业实施与保障(落实预防、应急救援和??故处理等措施);
员工权益与自律(八项权益和三项义务);
社会监督与参与(公民、工会、舆论和社会监督);
中介支持与服务(通过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等方式)。
;2、《安全生产法》明确了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是:
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公安消防、公安交通、煤矿监察、建筑、交通运输、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专项监管相结合的体制。
有关部门合理分工、相互协调。表明了我国安全生产法的执法主体是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和相应的专门监管部门。;3、《安全生产法》确定了我国安全生产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
安全中介服务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4、《安全生产法》确定了我国安全生产负有责任的各方,包括以下四个负有责任的方面:
政府责任方;即各级政府和对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监管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责任方(主体责任);
从业人员责任方;
中介机构责任方。;5、《安全生产法》指明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三大政策体系:
一是事前预防对策体系:
即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三同时”,保证安全机构及专业人员,落实安全投入,进行安全培训,实行危险源管理,进行项目安全评价,推行安全设备管理,落实现场安全管理,严格交叉作业管理,实施高危作业安全管理,保证承包租赁安全管理,落实工伤保险等。同时加强政府监管,发动社会监督,推行中介技术支持等;
二是事中应急救援体系:
要求政府建立行政区域内的重大安全事故救援体系,制定社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危险源的预防,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三是建立事后处理对策系统:
包括推行严密的事故处理及严格的事故报告制度,实施事故后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事故经济处罚,明明确事故刑事责任追究等。;6、《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作了专门的规定;(第十七条规定了六项职责)
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投入和实施;
4.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
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
6.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安全生产法》明确了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八种权利: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检举权、控告权、拒绝权、紧急避险权、依法赔偿权、获得劳动保护和教育培训的权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