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道路标线逆反射测量仪.docx
1
车载式道路标线逆反射测量仪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车载式道路标线逆反射测量仪(以下简称测量仪)的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车载式道路标线逆反射测量仪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4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0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6311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JT/T688逆反射术语
3术语和定义
JT/T68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车载式道路标线逆反射测量仪VehicleMountedRoadMarkingRetroreflectometer
搭载于汽车上,能在白天与夜晚以正常行驶速度快速测量道路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的仪器或系统。3.2
横向有效测量宽度TransverseEffectiveMeasuredWidth
检测车沿车道标线纵向行驶,测量仪能够检测到标线的横向最大宽度。3.3
逆反射标准器
经过计量机构检定或校准,可用于测量仪动态试验的逆反射体。
4组成
2
测量仪主要有光学测量系统、控制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辅助驾驶影像系统、高度/倾斜补偿系统、北斗/GPS定位天线、纵向测距轮等部分组成,见图1。
图1测量仪示意图光学测量系统主要由光源和光接收器组成:
a)光源采用连续波段光谱光源(如:卤素灯、LED灯、氙灯等)或单一波长光谱光源(如:激光等);
b)光源工作方式采用调制频率方式或脉冲方式;
c)光接收器采用阵列光电二极管(如:Si光电二极管等)或数字相机(如:CCD、CMOS相机等)。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测量仪外观应光洁,无锈蚀等缺陷。测量仪车外工作部件与车体连接稳固,满足高速行驶检测要求。5.2基本参数
测量仪基本参数见表1。
表1测量仪基本参数
序号
名称
要求
1
纵向采样间距
≤1m
2
横向有效测量宽度
≥0.8m
3
测量范围
(0.1~1000)mcd·m-2·lx-1
4
测量示值误差
±10%
5
测量重复性
5%
6
速度影响误差
±7%
7
环境光照影响误差
±7%
8
纵向距离测量误差
±0.1%
9
环境可靠性
温度
-20℃~55℃
10
湿度
≤95%RH
11
耐机械振动
试验后,测量仪零部件无松动,运行正常
12
电磁兼容
试验中,测量仪稳定运行,无故障现象
13
外壳防护等级
IP55
5.3电源
测量仪宜采用外部供电,供电电源为检测车蓄电池直流电源,一般为12V或24V。
5.4测量几何条件
3
30m光学测量几何条件,入射角为88.76°,观测角为1.05°,见图2。
图2光学测量系统中心垂直平面测量几何条件
5.5安装
测量仪光学测量系统采用焊接支架或吸盘吸附安装在检测车侧面或前方,光学测量系统安装后的车身整体横向宽度不得超过待测车道宽度,底部距地面垂直高度宜≥120mm。光学测量系统中心垂直平面与车身纵向垂直平面夹角≤10°,见图3。
图3光学测量系统安装角度示意图
纵向测距轮、定位天线采用螺栓或吸盘吸附的方式与车体连接。纵向测距轮宜安装在检测车后轮轮毂处,定位天线宜安装在检测车顶部。
5.6主要部件要求
5.6.1光学测量系统
a)光接收器与光源的光谱匹配,保证测量仪可以检测白色标线和黄色标线;
b)满足抗环境光干扰的要求,保证测量仪在昼间户外正常光照条件下正常工作;
c)能够满足测量仪高速移动测量,保证测量仪可以在正常高速行驶时,至少1m能够进行1次有效测量。
4
5.6.2纵向测距系统
纵向测距轮测量准确度:0.1%。
5.6.3计算机处理系统
计算机上安装有数据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