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5_T 3221-2023 沿黄灌区重度盐碱地稻田光伏暗管排水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28约3.9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CCSB01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221—2023

沿黄灌区重度盐碱地稻田光伏暗管排水

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subsurfacepipedrainagewithfhotovoltaic

technologyofpaddyfieldwithseveresalinizationalongYellow

RiverIrrigationarea

2023-11-30发布2023-12-3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221—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仙岳、史海滨、李玥、陈宁、屈忠义、张月红、赵春燕、闫建文、王俊、杨树青、李瑞平、李为萍、苗庆丰、李祯、杨威、高晓瑜、辛懋鑫、甄致新、郭淑豪、李想。

DB15/T3221—2023

1

沿黄灌区重度盐碱地稻田光伏暗管排水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沿黄灌区稻田光伏暗管排水技术所涉及的定义、适用条件与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沿黄灌区重度盐碱地水稻种植和灌溉排水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53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22473.1储能用蓄电池第1部分:光伏离网应用技术条件

GB50265泵站设计标准

SL334牧区草地灌溉与排水技术规范

TD/T1043.2暗管改良盐碱地技术规程第2部分:规划设计与施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度盐碱地severesaline-alkaliarea

耕作层土壤(0cm~30cm)土壤含盐量大于0.5%,且交换性钠百分比ESP大于30%。

3.2

光伏系统photovoltaicsystem

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系统。

3.3

暗管排水subsurfacepipedrainage

在田间一定深度埋设渗水暗管,上层下渗的水分或下层上升的水分进入暗管,通过强排泵站排出田间,并带走农田盐分的排水技术。

3.4

暗管排水subsurfacepipedrainagewithphotovoltaictechnologysystem

DB15/T3221—2023

2

由光伏系统和吸水管、集水管、检查井、集水井、排水泵站及水位自动控制装置等组成的暗管排水系统组成,光伏装置为排水泵站提供电能。

4暗管排水系统布置

4,1暗管管材与滤料

吸水管采用管径为φ80mm的PVC单臂波纹管,集水管采用管径为φ160mm的PVC硬塑料管。

外包滤料选择耐酸碱、不易腐烂、对作物无害、对作物无污染且便于施工的透水性材料,建议采用砂砾外包滤料,具体按照TD/T1043.2执行。

4.2暗管工程参数

4.2.1暗管布置要求

吸水管采取等间距布设,布置在集水管一侧或两侧,并与地下水流动方向的夹角不应小于40°,夹角接近90°为宜;集水管与吸水管管线夹角不应小于30°,且集排通畅。布置形式按照TD/T1043.2执行。

4.2.2暗管间距

根据沿黄灌区重度盐碱地自然环境,土壤物理参数,运行维护以及投资等综合情况,选择适宜的暗管间距,暗管间距应小于25m。

4.2.3暗管埋深

根据沿黄灌区重度盐碱地自然环境,地下水临界埋深,冬季最大冻土深度,合理设置暗管埋深,暗管埋深1m~1.7m。

4.2.4暗管坡降

吸水管的坡降应在1%~1.5%之间,集水管坡降应在0.6%~1%之间。

4.3强排泵站

在集水管末端设集水井、排水泵等组成的强排泵站,集水井深度要深于集水管埋深至少1m,具体要求符合TD/T1043.2规定。泵站流量根据吸水管和集水管进入集水井的最大流量和流速确定。泵站的选址、稳定性与防护性措施等,符合GB50265的要求。

5光伏暗管排水系统设计

5.1光伏暗管排水系统组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