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专业教育研习》课程教学大纲.docx
《书法学专业教育研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Educationalstudy
学分:1
学时:2周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
授课对象:书法学(师范)专业
教学单位:兰亭书法艺术学院
修读学期:第7学期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毕业要求
教育研习是师范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教育研习作为教育实习的延伸课程,通过教育研习,学生能够将教育实习积累的实践教学经验与教研活动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实践反思和理论提升能力,基本具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理解书法艺术的育人价值,初步形成专业发展意识。
课程目标1:能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备理想信念、教育情怀和人文素养,以及扎实的书法教学基本功,了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能够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中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度融合,具备有机结合书法知识展开教学工作的能力。
课程目标2: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评议、课堂观察、课例分析等教育调查或教育行动研究,认识到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具备分析教育活动和教学案例的能力,能够结合实际设计主题活动的方案,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3:能够结合教育实习开展教学实践反思与理性探究,包括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班级管理研究等,培养反思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1价值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课程目标1
H
1-2立德树人: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课程目标1
M
1-3职业素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
课程目标1
M
1-4为人师表:为人师表,立志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课程目标1
M
2-1教育理想: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备推动书法传承的职业理想与敬业精神;
课程目标1
H
2-2人文关怀: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课程目标1
L
3-4理论知识整合能力:具备整合书法及相关学科(美术学、汉语言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支撑书法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课程目标2
M
4-3教学方法与策略:掌握有效的书法学科及语文、美术等兼教学科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包括教学规划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与反思等;
课程目标2
M
5-1德育理念与方法: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德育基本方法;
课程目标1
L
5-2班级管理能力: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并有效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课程目标2
L
6-1全程育人: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书法艺术的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书法教学开展育人工作;
课程目标2
M
7-1反思能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发现、分析和尝试解决书法教育教学问题;
课程目标3
H
7-2发展能力:积累研究经验,掌握书法学科研究方法。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要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目标3
H
8-1沟通能力: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倾听、表达、组织、沟通的技能;
课程目标3
L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
学时
教学方式
对应课程
目标
1
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研习
1.课后说课;课标研习;文本研习;听课评议;课例案例研究。(教学叙事、教学后记、课例/案例分析、教学反思)
2.班级管理案例研习;少先队工作案例研习;特殊学生个案研习。(案例分析报告或小论文)
1周
以小组为单位,由指导老师针对实习生提交的研习材料进行评议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2
教研工作研习
对实习期间形成的教育访谈(文本或视频)、教育调查文本材料、实习总结、教育叙事、教学后记、教学案例(课例)分析等的研习,形成2500字左右的教研小论文。
1周
以小组为单位的教研总结汇报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合计
2周
四、课程教学方法
现场教学观摩、集中讲授、小组汇报等教学方式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推行多元评价,对本课程所采用的评价和考核方式作具体说明,若采用多种考核方法请分别列出考核评价的方法、内容、考核标准、成绩占比等,考核方法、内容应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
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考核
依据
建议
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
40%
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