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X线检查技术.pptx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概述
线摄影检查的重要性
X线摄影技术人员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抱着对患者负责、对诊断治疗负责的工作态度,全力以赴进行配合;
既要为临床处理提供准确无误的X线影像依据,又要注意不能因做了X线摄影检查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对危重患者和急诊患者的X线摄影是一项责任重大的X线摄影检查技术,是临床抢救、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
危重患者X线摄影检查技术
常见危重患者X线摄影又称“床边(旁)片”,包括病房“床边片”和手术室“床边片”。
一般需要X线摄影技术人员就近搬运小型移动式X线设备到病房或手术室进行X线摄影。手术室X线摄影时还要注意尽量做到无菌操作。
急诊患者X线摄影检查技术
所需要的X线摄影检查,由临床医生根据实际病情决定。X线技术人员根据临床要求,应争分夺秒、动作迅速、灵活地做好X线摄影检查工作。
外伤患者:安全搬运至检查床,在诊断要求范围内尽量少变化体位,以免导致外伤加重;无法配合的患者需家属陪同。
晕厥/体虚患者:尽量少站立检查,可以坐立或卧位完成检查,同时需家属陪同,防止患者意外跌倒。
急危重患者X线摄影检查技术
四肢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
四肢外伤常伴有血肿,X线摄影时不要拘泥于规范化摄影位置规定的体位、角度、焦点至成像介质的距离和中心线入射点;
在保证图像能基本满足X线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应做一些变通处理,即采用“适应性摄影位置和摄影技术”,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
急危重患者X线摄影检查技术
脊柱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
对脊柱外伤患者应尽量减少搬动,一般把患者连同硬板担架一起抬到摄影床上。
正位摄影采用脊柱各部前后正位,侧位摄影采用脊柱各部水平侧位;对于颈椎骨折患者还需防止患者晕倒;其他与常规脊柱各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相同。
急危重患者X线摄影检查技术
头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
对头颅外伤患者应尽量减少搬动,一般把患者连同硬板担架一起抬到摄影床上。
正位摄影采用头颅前后正位,侧位摄影采用头颅水平侧位。患者意识不清时,应采取恰当的头颅固定措施。
颅底有骨折或疑有骨折:禁止作颅底轴位X线摄影,防止再次加重病情,造成损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一定要避免在X线摄影过程中造成对患者的“医源性损伤”,甚至于危及生命。目前主要采用CT检查。
急危重患者X线摄影检查技术
急危重患者X线摄影检查技术
胸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
正位摄影常采用胸部站立前后正位或坐位前后正位,也可采用胸部平卧前后正位或胸部半卧前后正位,侧位摄影采用胸部水平侧位,有利于显示气胸、液气胸征象。
肋骨骨折:常见于直接击伤或胸廓挤压伤所致,常伴有血胸和血气胸,此时应拍摄全部膈上肋骨的正位,在透视下点片摄影斜位、切线位。
焦点至成像介质的距离100cm左右,其他与常规胸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相同。
急危重患者X线摄影检查技术
急危重患者X线摄影检查技术
急腹症X线摄影检查技术
急腹症中肠梗阻、胃肠穿孔、肾绞痛:急腹症的摄影位置,要以能显示急腹症的典型X线征象为原则,多采用立位、仰卧水平正位、仰卧水平侧位等。
肠梗阻发病3~6小时,即可在腹部平片上出现肠道扩张和积液的阶梯状水平面,此时应采用立位或侧卧水平方向摄影,若24小时无X线征象,可排除肠梗阻。
胃肠穿孔,以显示腹腔游离气体为直接征象,多采用站位或左侧卧位水平投照。
急危重患者X线摄影检查技术
注意事项
必须的急救准备
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应在现场,同时做好不测时的抢救准备工作。
对病情的把握
X线摄影前对病情要有基本的判断,在控制并保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大致稳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X线摄影检查。
尽量减轻对患者的影响
X线摄影曝光前,尽量先做好相关的其他准备工作,包括先设置好摄影条件,以减轻X线摄影过程对危重患者和急诊患者的不利影响。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