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青少年的心讲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儿童心理阶段的划分: (1)婴儿期:1岁前 (2)学前期:2-6岁 (3)童年期:6-12岁 (4)少年期:12-15岁 (5)青年初期:15-18岁 二、心理年龄特征: 某一年龄阶段具有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 三、影响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英国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根据“儿童天性”,遵循“自然的法则”等思想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得到宣扬。 (一)遗传和生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遗传决定论的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英国的高尔登的家谱研究;名人之子与教皇养子的比较研究。 霍尔的复演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二)生理成熟的作用: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p145 (三)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 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1、是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2、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方向和个别差异 母爱剥夺研究:p145 三、心理发展的动力 儿童的心理是通过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心理矛盾运动发展的。 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青少年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 四、青少年的心理年龄特征**** 这是一个身体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身体的各个系统经过一个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生殖系统,在青春期迅速发育,逐渐达到性成熟。性成熟是青少年期生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因此通常又称为青春期。这一时期共分为两个阶段: ?1、少年期:11、12岁~14、15岁;又称为过渡期、“危机期”。 ??2、★青年初期:15、16~18、19岁。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是心理断乳期。 ??1、 ★少年期:11、12岁~14、15岁,又称为过渡期、“危险期”。少年期的主要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易受暗示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1)反抗性与依赖性 (2)闭锁性与开放性 (3)勇敢和怯懦 (4)自信和自卑 (5)否定童年又眷念童年?。 活动:专栏材料: p148 ?2、青年初期:15、16~17、18岁,是个体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的时期,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 第二节 青少年生理和认知的发展 一、青少年生理的发展 从出生到成熟,人的生理发育有两个高峰期: 一是出生后的第一年; 另一个是青春发育期,科学上称为 “人生的两次生长高峰”。 此时的生理发展包括三大方面: 第一、身体外型的改变: 1.身体长高; 2、体重增加; 3.第二性征的出现(男性的第二性征.女性的第二性征) 第二、内脏机能的成熟 第三.性的发育与成熟: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少年的性成熟和生理发展对心理的发展有何影响? 1.使少年产生 “成人感”; 2.开始意识到男女两性的差异,出现了性意识 有人把青春发育期的性意识分为三个阶段: (1)性的反感期(异性疏远期); (2)异性接近期; (3)两性恋爱期: A.对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 B.朋友式的恋爱阶段; C.恋爱对象的确定阶段; D.浪漫式的恋爱阶段. 因此,在中学阶段进行一些关于爱情的讨论很有必要。 青年初期是人的身体发育基本成熟的时期. 二、青少年期认知的发展 1、青少年的学习活动的变化 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的改变,在新的教学条件下,学习能力也有所发展:逐步学会新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创造性的独立学习能力。 2、青少年认知的发展 有意记忆在记忆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意义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手段;记忆能力进入鼎盛期。 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初中生与高中生的逻辑思维不同: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开始占优势,但属于经验型的;高中生则属于理论型的。 由于学习压力大,考试焦虑问题成为中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问题 例如:有的同学看到别人都在努力学习,或考试的时候一听到有人翻卷子,自己就非常着急,越着急越容易开小差,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效率会有所下降。 因此,学习会更加刻苦,增加学习时间,又加重了学习负担,使学习的效率下降, 影响了学习和考试的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