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时间数列.pptx

发布:2025-03-09约4.76千字共1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导入案例;社会经济现象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呈现动态性。统计对事物进行动态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编制时间序列。

本章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掌握现象历史资料,用统计分析方法总结发展规律,分析发展趋势进而预测未来。

;第一节时间数列概述;概念;年份;时间数列与分布数列的区别:

(1)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同。时间数列是分布数列的一种。

(2)两者的构成要素不同。时间数列由时间和发展水平构成,分布数列由变量和次数构成。

(3)分布数列是建立在统计分组基础上的,时间数列不是分组数列。;某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表;研究意义;按数列中所排列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时点数列;年份;

某公司每年市场占有率情况表

某公司员工平均工资情况;各期指标数值所属时间长短要统一

各期指标数值的总体范围要统一

各期指标数值的计算口径要统一(包括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

各期指标数值的经济内容要统一;1.时间长短应该前后一致;2.总体范围应该统一;2.总体范围应该统一;3.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统一;4.指标的经济内容要统一;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指标;

第二节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基期水平:

报告期水平:;二、增长水平;设时间数列中各期发展水平为:;二者的关系;年距增长量;平均增长量;三.平均发展水平;区别

计算的依据不同:前者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后者则是根据时间数列计的;

说明的内容不同:前者表明总体内部各单位的一般水平,后者则表明整个总体在不同时期内的一般水平

抽象的差异的性质不同:前者抽象的是总体内不同单位之间的差异;后者抽象的是同一总体不同时间上数值之间的差异。

联系:都是反映事物的一般水平。

;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年份;⑵由时点数列计算;日期;⑵由时点数列计算;某企业5月份每日实有人数资料如下:;②由间断时点数列计算;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想是“两次平均”: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也称为“首???折半法”

这一方法的假定条件是:把本期末的某项指标值看成是下期初的指标值,并假定各期内该指标值的变动是均匀的。;时间;间隔不相等时,采用加权序时平均法;时间;⒉计算相对数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月份;⑵a、b均为时点数列时;月份;四月份:;③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劳动生产率:;相对数序列的序时平均数

(计算方法与实例);解: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数;

(1)静态平均指标

概念:静态平均数所组成的时间数列,实质上就是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应项对比形成,即分子数列是标志总量数列,分母数列是总体单位总量数列。

说明:计算这种平均数时间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前面介绍的计算相对数时间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一致。

;(2)动态平均数时间数列

各时期相等时:

各时期不相等时:

;例:已知某工厂某年3-6月份各月的职工人数如下表:;例已知某工厂某年的有关工人数资料如下表:;平均发展水平计算总结;练习;3、2007年上半年某商店各月初棉布商品库存额〈千元〉为:()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

42343632363338

试确定上半年棉布平均商品库存额。

①35②30③35.7④40

4、某企业原材料库存额资料如下:

1月1日3月1日7月1日

10万18万20万,

则上半年的平均库存额为?

;

第三节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一、发展速度;分类;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增长速度;分类;;例以我国1990—1995年年钢铁产量,计算各项速度指标;增长1%的

绝对值;速度的分析与应用;是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说明现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平均单位时间内的发展变化的程度。;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计算公式;从最初水平Y0出发,每期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经过n期后将达到最末期水平Yn

按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最后一期的数值与最后一期的实际观察值一致

只与序列的最初观察值Y0和最末观察值Yn有关

如果关心现象在最后一期应达到的水平,采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比较合适;解:平均发展速度为:;有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