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商的近似值》教学案例及反思.pdf

发布:2024-11-02约3.5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情景探究提升

——《商的近似值》教学案例及反思

设计理论:

这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中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

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

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

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

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

近似值。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

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

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

做”中的练习题。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使学生更明确,

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

尾数。也可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还可以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

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

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

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让学生知道:不断学习,就要不断总结。因为总结能

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归纳、整合知识,让学生明白如何求商的近似值,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

教学内容:商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菜场买菜吗?你知道小白菜怎么卖的吗?

师:老师昨天去买菜时,卖菜的大爷对我说,三斤5元,你知道老师买一斤

应付多少元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哦,你说的是一个近似数,老师付了一元七角也是一个近似数。的确,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的商有时往往有很多的小数位数,甚至有除不尽的现象,

这时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取商的近似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例题场景:爸爸给王鹏新买了一桶羽毛球。

(1)根据场景图以及文字信息,你能知道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回答

王鹏和爸爸的问题吗?

(2)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教师引导:在计算的时候,你们发

现了什么?(除不尽)我们可以怎么办呢?(让学生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除法会

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这时可以根据需要取商的近似数。)

这里教师可以板演计算过程。

(3)明确:实际计算钱数时,有时只算到“分”,让学生想一想:这时需要

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使学生明确,算到“分”,就是保留两位小

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然后再让

学生思考:如果要算到“角”,需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

(4)指导解答:这道题应该保留两位小数,但计算时要算出三位小数(如:

1.616),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后,就是1.62。

19.4÷12≈1.62(元)

答:一个羽毛球大约1.62元。

(5)比较求积或商近似数的异同点。

师问:求积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分清:求积的近似值要算出乘得的积以后再取近似值;而求商的近似

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

2.做教科书第24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

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

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

五入法”省略尾数。)

教师:“在计算45.5÷38时,商保留一位小数时是1.2,保留两位小数时

是1.20,这两个商一样不一样?”(保留一位小数时,计算出的商为1.19,“四

舍五入”后为1.2;保留两位小数时,计算出的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