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8208196一种城市建筑物三维自动建模与可视化方法.pdf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CN107610222A
(43)申请公布日2018.01.19
(21)申请号201710820819.6
(22)申请日2017.09.12
(71)申请人北京市地震局
地址100080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28号
(72)发明人谭庆全刘群薄涛王治国
罗桂纯郁璟贻陈亚男李春连
刘英华谢鸿臻
(51)Int.Cl.
G06T17/00(2006.01)
G06Q10/06(2012.01)
G06F17/3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城市建筑物三维自动建模与可视化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建筑物三维自动建
模与可视化方法。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针对多源
数据进行集成管理并可叠加在三维数字地球软
件中显示。在城市建筑物三维建模阶段,根据建
筑物矢量数据及其属性信息进行自动建模及颜
色渲染或纹理贴图。在三维建筑模型的加载与动
态可视化阶段,基于LOD存储模型、四叉树索引、
缓存技术,实现快速的数据读取与渲染。最后,在
防震减灾综合应用阶段,结合地震应急与震害预
测应用需求,可以直接集成到相应的业务应用系
统中使用。本发明提供了大范围城市场景条件
A下,建筑物的三维快速自动建模与可视化,解决
2了城市建筑物地震灾害情景的三维可视化表达
2
2
0问题。
1
6
7
0
1
N
C
CN107610222A权利要求书1/1页
1.一种城市建筑物三维自动建模与可视化方法,其步骤包括:1)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针
对多源数据进行集成管理并可叠加在三维数字地球软件中显示。2)在城市建筑物三维建模
阶段,根据建筑物矢量数据及其属性信息进行自动建模及颜色渲染或纹理贴图。3)在三维
建筑模型的加载与动态可视化阶段,基于LOD存储模型、四叉树索引、缓存技术,实现快速的
数据读取与渲染。4)在防震减灾综合应用阶段,结合地震应急与震害预测应用需求,可以直
接集成到相应的业务应用系统中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多源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矢
量、影像、DEM等)、地震业务数据(断裂、历史地震、避难场所等)和其他属性数据(经济、人
口、地震预案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建筑物矢量数据是指面状矢量数
据;自动建模是利用不规则三角形网格自动拼接出建筑物的外轮廓;属性信息包括建筑物
高度、楼层数、建成年代等反映建筑物特性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颜色渲染或纹理贴图是针对建筑
物自动建筑外轮廓的可视化表达,包括建筑物顶部和四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三维建筑模型的加载基于
LOD存储模型思想,在不同的视野情况下,匹配最优的数据分层信息;为了提供最优的检索
速度,使用四叉树方法进行检索与可视化处理;使用的缓存技术包括服务器端的缓存和客
户端的缓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防震减灾综合应用,包括在
地震应急救援领域和震害预测领域的应用,并且实现地震应急快速评估、震害预测评估等
结果的快速可视化表达。
2
2
CN107610222A说明书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