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21-虹桥商务区综合交通承载力评估及发展对策研究.pdf

发布:2019-03-16约1.23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虹桥商务区综合交通承载力评估及发展对策研究 朱洪 谢辉 晏克非 【摘要】本研究首先梳理虹桥商务区用地和交通设施建设现状,对商务区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等交通 设施承载力现状规模进行评价,分析商务区综合交通设施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其次,结合虹桥商务区未 来核心区及拓展区用地发展趋势,采用多情况分析方法,分析商务区未来交通承载力发展的可能;最后, 结合商务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从用地开发建设、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提升商务 区综合交通承载力的主要对策建议。旨在为商务区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性、前瞻性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虹桥商务区;综合交通;承载力     1 引言 虹桥商务区最初原型是虹桥枢纽 1.8 平方公里范围,经过规划调整、商务开发以及区县 拓展,形成了目前的 86 平方公里商务区范围,包括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会展中心、商 务核心区、四大拓展区等功能片区。为了更好实现虹桥商务区发展目标,在商务区结构规划 中对其用地开发和交通设施进行了统一规划。近几年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已正式运营 5 年,国家会展中心也全面建成并进行了试运营。为支撑虹桥商务区的开发,按照结构规划建 设了大量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支撑了虹桥商务区枢纽交通、会 展交通等交通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商务核心区的全面建成,拓展区也如火如荼的加快建设, 虹桥商务区面临着如何处理交通集散和商务集聚的关系,其综合交通设施是否足够,交通设 施建设是否适应商务区用地开发等重要问题。有必要科学、真实、全面地掌握虹桥商务区综 合交通设施规模及服务能力。 本研究首先梳理虹桥商务区用地和交通设施建设现状,对商务区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等 交通设施承载力现状规模进行评价,分析商务区综合交通设施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其次, 结合虹桥商务区未来核心区及拓展区用地发展趋势,采用多情况分析方法,分析商务区未来 交通承载力发展的可能;最后,结合商务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从用地开发建设、交通 设施建设、交通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提升商务区综合交通承载力的主要对策建议。 2. 综合交通承载力内涵及研究技术 交通承载力是反映交通供需关系的重要指标,认为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1    和时空范围内,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所能承受交通需求的极限。后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对承载 力的定义和测算方法进行过研究,承载力的内涵不断延伸。发展至今,综合交通承载力的概 念,除了交通设施可承受的交通负荷之外,还指综合交通体系规模扩张的极限,是基于可持 续发展理念的综合能力。 承载力的影响因素,除交通设施供给本身影响外,还受服务的区域用地开发所产生的出 行需求影响以及区域服务水平标准影响,其中区域服务水平是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作为一个边 界条件考虑。虹桥商务区虽然位于外环外,但在用地上已与中心城连成一片,虹桥商务区综 合交通承载力测算过程中的服务水平标准可参考上海市中心城承载力服务水平判断指标,具 体如下。 承载力规模测算,首先对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出行需求特征、设施供给 状况、服务水平判断标准选择等;其次,针对结合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多情景发展趋势分析, 并设计多种可能的发展方案;利用上海市综合交通模型平台,评估与分析虹桥商务区综合交 通承载能力和发展方向。 表 1 商务区综合交通承载力服务水平判断指标及取值 商务区范围现状运 商务区承载力研究取 服务水平评判指标 说明 行值 值(中心城指标) 快速路平均运行速度 4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