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肉牛深加工工艺技术方案.docx

发布:2021-06-08约1.4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肉牛深加工工艺技术方案 项目肉牛深加工车间预计年加工养殖场出栏的肉牛250头,加工工艺如下: 1、工艺流程图 项目肉牛深加工工艺流程如 “图5-4肉牛加工工艺流程图”所示: 图5-4 肉牛加工工艺流程图 2、工艺流程说明 (1)宰前处理:项目出栏待加工的肉牛,存放在待宰圈内,必须保证活牛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使活牛保持安静的状态,防止代谢机能旺盛,同时宰前需要至少断食12h,并充分给水,最好是盐水,以利于宰后胴体达到尸僵并降低pH值,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防止胴体被污染。 (2)宰前检验:宰前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检疫、检测,以控制各种疫病的传入和扩散,减少污染,维护产品质量。 (3)称重、冲淋:为防止牛群恐慌,不能让待宰的牛看见车间内的场面,经宰前检验后合格的牛由人沿着指定的通道将牛牵到地磅上称重。而后用温水进行冲淋,清洗全身,以减少屠宰过程中牛身上的附着物对牛胴体的污染。 (4)击晕起吊:将育肥牛赶入击晕箱,在100V 左右的电压下对牛进行约5-10s 的麻电,将其击晕。接着由一人用绳索套牢牛的一条后腿,并挂在电动葫芦的吊钩上,启动电动葫芦将牛吊起,直到高轨上的滑轮钩住后,再放松电动葫芦吊钩并取出,使牛完全吊在高轨上。 (5)宰杀放血:从牛喉部下刀割断食管、气管和血管进行放血,放血时间约为9min。然后,再进入低压电刺激系统接受脉冲电压刺激,电压为25-80V,用以放松肌肉,加速牛肉排酸过程,提高牛肉嫩度。牛血送急宰化制间经蒸煮、干燥制成血粉出售。 (7)预剥头皮、去头:由人工预剥育肥牛头皮并去牛头。牛头出售。 (8)低中高位预剥:低位预剥是由人工剥前小腿皮、去前蹄。接着在高轨上剥悬空的那条后腿的皮,并去蹄,再用电动葫芦吊钩将牛从高轨上取出,用中轨上的滑轮钩钩住已剥过皮的那条腿,然后放下电动葫芦吊钩并取出,使牛转挂到中轨上,最后在中轨上剥另一条后小腿皮、去蹄,并将其也挂在中轨滑轮轮钩上,用撑腿器将牛的两条后腿撑开,最后再剥臀皮、尾皮,即完成了高位预剥。预剥牛的胸皮和颈皮为中位预剥。 (9)机器扯皮:用扯皮机滚筒上的链钩钩住牛的颈皮,然后由两人分别站在扯皮机两侧的升降台上,启动扯皮机并不断地插刀,修整皮张,防止扯坏皮张或皮上带肉带脂肪。将牛背部的皮扯下后,再对牛屠体背部施加电刺激,使其背肌收缩复位。扯下来的整张牛皮售给制革厂。 (10)锯胸骨、剖腹:牛屠体锯胸骨开膛,取出红、白内脏。 (11)胴体劈半:将牛胴体对半劈开。 (12)修整、冲淋:修整范围包括割牛尾、扒下肾脏周围脂肪、修伤痕、除淤血及血凝块、修整颈肉、割除体腔内残留的零碎块和脂肪,割除胴体表面污垢,然后经冲淋洗去残留血渍、骨渣、毛等污物。 (13)宰后检验:将牛的胴体、牛头、内脏、蹄等实施同步卫生检验。 (14)冷却:符合鲜销和有条件食用的合格牛胴体盖章后送入冷却间冷却。 (15)锯为四分体:将牛拦腰截断。 (16)剔骨分割、修整:剔骨是在10℃左右的操作间内对牛前、牛后进行剔骨。 (17)包装:分割成品共有三个处理途径:第一个处理途径是经包装后装铁盒在冻结间内冻结16h,冻结温度为-33℃,当肉中心温度达到-15℃以下时,再将冻结肉从铁盒中取出装入纸箱,送入-25℃的冷藏库中冷藏;第二个处理途径是成品进入0~4℃的保鲜库内准备鲜销;第三个处理途径是分割肉修割下的碎肉作为熟食加工的原料外售。 (18)病胴体处理:该项目拟将不合格胴体及其内脏等与牛骨一起送入急宰化制间制备工业油、蛋白饲料和肉骨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