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量化评分规则.doc

发布:2016-08-16约2.9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量化评分规则 量化评分所得的分数,是评价成果的重要依据。成果量化评分由“学术评价量化评分”和“社会价值及反响量化分”构成。 一、学术评价量化评分 学术评价量化评分是评委根据成果的学术价值所评出的量化分,包括难易程度、创新程度、完备程度、成果价值,为多位评委所评分数的平均值,分数可计至小数点后一位。 二、社会价值及反响量化分 社会价值及反响量化分是根据成果主件和佐证材料所确定的量化分,包括立项、出版、引用、转载、采用、批示等。 (一)立项 1.研究报告类成果各级别立项的重点课题,在原级别应得分数的基础上追加一半分。 2.研究报告类成果有立项单位鉴定的,鉴定结果为国家级优秀的加10分;鉴定结果为国家级良好和省级优秀的加6分;鉴定结果为省级良好的加4分。 3.参与多个课题的成果,只计一个最高级别的档次分。 (二)出版 1.一级出版社。新闻出版总署等级评估为一级,入选“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的出版社(见《出版社评价等级认定表》)。 二级出版社。新闻出版总署等级评估为一级以下,未入选“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的出版社。 一级期刊需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见《期刊评价等级认定表》)。 论文成果发表期刊是权威期刊的,其发表分在一级基础上加3分。 二级期刊需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任意一种。 三级期刊为低于二级的公开出版的期刊。 3.一级报纸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办的党报。 二级报纸为各部委主办的报纸和各省(区、市)主办的党报。 三级报纸为一、二级以外的报纸。 (三)引用 引用,是指一项成果发表后,其观点被其他作者在论著中引用,引用的标志是引号内的原文,或指出作者名字及观点。只列为参考文献的不作为正式引用,计分时只计该档次分的一半分。 一项成果如有多级别、多次的报刊、著作引用,只计一个最高级别的档次分。 作者引用本人成果的不计分。 (四)转载 转载,是指一项成果发表后,被其他报刊所转载,或被其他著作、文献所收入。被转载成果的标志是注明转载文章的来源,未注明转载不计分。 《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对成果的全文转载,按一级计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对成果的全文转载,按二级计分。 对文章部分转载或观点摘编的,只计该档次分的一半分。列为书目和文章篇目索引的,可按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计4分、2分、1分。 论文成果如有多级别、多次的报刊转载,可多次追加。 (五)再版 著作成果如有多级别、多次的再版加印,可多次追加。 (六)采用 采用,是指一项成果或被实际部门所采用,或被党政领导批准列为决策加以实施等。采用可按采用单位级别计档次分。 一项成果如有多级别、多次的采用,只计一个最高级别的档次分。 (七)批示 对于应用性成果,如果有领导批示,且批示有明确的评价或指示的,可按批件的级别计档次分。 一项成果如有多级别、多次的批示,只计一个最高级别的档次分。 (八)几点说明 1.著作本身被引用、转载,或部分内容以文章的形式在多个报刊上发表并被引用、转载的,只计一个最高级别的档次分。 2.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以著作或文章的形式在多个出版社出版或多个报刊上发表并被引用、转载的,只计一个最高级别的档次分。 3. 成果曾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简称学科评奖)的,一等奖加2分,二等奖加1分,三等奖加0.5分;曾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的,一等奖加1分,二、三等奖加0.5分。 4.成果获其他奖励、被国际四大检索收录、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等反响,不计分,评委在评价时可作参考。 5.本说明由省评奖办负责解释。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评价量化评分表 成果名称 项 目 评价指标 分 值 难易程度 选题的价值与研究难度 资料搜集与处理的难度 0—8 0—8 创新程度 理论的创新程度 方法的创新程度 描述的创新程度 体系的创新程度 0—8 0—8 0—8 0—8 完备程度 理论前提的科学程度 运用资料的准确程度 论证逻辑的严谨程度 引证资料的规范程度 0—8 0—8 0—8 0—8 成果价值 理论观点价值及对学科建设的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及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意义 0—10 0—10 初评分数 复评分数 终评分数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社会价值及反响量化评分表 (论 文) 成果名称: 评价指标 取 分 项 分值 初评 审核 立项 地厅级立项课题 2 省级立项课题 4 国家级立项课题 8 发表 三级报刊 3 二级报刊 7 一级报刊 12 引用 三级报刊引用 3 二级报刊、著作引用 7 一级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