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市文秘档案职业学校.doc

发布:2017-06-12约1.46万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市文秘档案职业学校 篇一:北京市中职学校名录(166所) 篇二:文秘资料员高级工考试资料 1、古代文秘活动的原是由于(辅助益助)的需要。 2、尧的“进京旅;舜的诽谤术”“敢谏之鼓”是原始文秘活动中的(信访活动)。 3、商代由(太史)负责起草王命,发布公文。 4、(西周)朝代基本完成巫史分离 5、我国(商末)朝代最早设立秘收性机构,“太史寮” 6、西周的“卿寮”与“大史寮”的分工是(“卿事寮”掌管政务“大史寮”掌管文书、档案) 7、政务管理与政令发布和执行的“三省”到形成(隋唐)朝代、明代前期,朱元璋设立(D阁)机构辅助共管理政务 9、清代、清皇帝的重要辅政机构是(军机处) 10、厦王朝最早使用的政务文书是(“誓”) 11、契字文书、盟会文书、诸候国领土的图文等文本种类出现在(春秋战国)朝代 12、(商代)朝最早确定公文格式和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13、(西周)朝代开始实行了采风调查制度,了解民情、调整国政。 14、(西周)朝代开始区分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15、(宋代)朝代(或时期)形成“一文一事”的公文制度 16、(春秋战国)朝代(或时期)对政务活动证新形成“书法”的制度,真实地记录事实真相 17、(南北朝)朝代文章开始有“文”“笔”之分,公文简明、务实、庄重的文风,由此发端。 18、(商代)朝代(或时期)专设“天府”收藏保留文书档案机构,实行副本保藏制度和国家文件档案保密制度。 19、(春秋战国)朝代)出现对文件保密的“封泥”制度 20、(西周)朝代(或时期)开始实行文书用印制度,规定公文必须用印。 21、(宋代)朝代(或时期)实行诏令副署制度 22、(明代后期)朝代(或时期)对公文处理采取票拟制度 23、厦商西周采用的文书载体是(甲骨) 24、春秋战国采取的新的文书载体是(简牍) 25、(东晋 末年)朝代政府下令公文统一用纸纸为文书载体 26、秦代要代谱写文书统一使用的字体是(小篆) 27、(秦汉)的书写材料和二是开始使用毛笔和纸张 28、(秦汉)朝代(或时期)对重要文书和议政采用专门班子负责 29、(三代)朝代(或时期)设置“急逞铺”,健全公文传递网络 30、南京临时政府总统秘书处是(政府日常办公机构)机构 31、陕甘宁边区含署办公厅,下设秘书是边区政府(文秘事务)机构 32、建国初期,周恩来对秘书工作的首要要求是(保密) 3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秘书工作实现“四个转变”,其首要特点是(出谋献策) 34、当代社会的管理咨询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的出现,说明了文秘工作(文秘职业社会化)的趋势。 35、(独立性)不属于文秘工作特点 36、合理安排时间,统筹兼顾事务,协作配合求实效,是对文秘工作人员的(办事能力)要求 37、在突发事件面前,能思谨言,心平气和,即合乎原则又能激励灵活、平息事态,是对文秘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要求。 38、不符合文秘工作人员素质要求的是(要求有功但求无过) 39、以讲机密而自我炫耀的行为,违反了文秘工作人员的(严守机密)素质要求 40、“替领导办违规违纪事务,也是忠于职守”的说法是(错误)的 判断题: 1、用印后的公文和凭证就具有法律效力(√) 2、印章的保管者可委托了人代盖印章(×) 3、印章的样式由印章的尺寸、字形、印文的排列,印章的图案以及形状构成(√) 4、印章的保管者可随意带公章出办公室(×) 5、宴请的时间由秘书定(×) 6、选择时间要避开禁忌日(√) 7、特定的节日、纪念日可在之前或当日或这后举行(×) 8、已经电话通知了宾客还要补发请柬(√) 9、为融洽气氛,来宾可随意坐(×) 10、接到任务后,还要摸清宾客的姓名、性别、职务等情况(√) 11、文秘部门是联系各个方面的信息中心(√) 12、文秘部门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的主要渠道(√) 13、文秘作好信息工作对自己的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 14、文秘部门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在处理信息(√) 15、提供同样的信秘对不同领导都适用(×) 16、文秘提供信息要选择最佳时机,所以要把那些领导因素不需要的信息删掉(×) 17、信息要适用,这既是上报信息工作的出发点,同样也是落脚点(√) 18、质量和数量是辩证的,但对于信息来说要抓好质量就可以了(×) 19、对下面报来的信息,凡是没有把握的,都要进行核实(√) 20、紧急情况由于出人意料,太突然,很难掌握它的全部情况,所以没必要立即上报(×) 21、专题调研法也叫信息调研法(√) 22、反映民意的信息属于社会信息(√) 23、文秘要注意收集超前性的信息也要收集历史信息(√) 24、文秘、人员利用办文的有利条件,从请示批复中获取信息,属于信息获取的书刊渠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