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单元欧洲宗教改革.ppt

发布:2017-05-25约10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领导和方式: 由国王领导,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的 (2)内容:   国王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建立了民族教会, 但也不彻底,保留了天主教的教义和教规。 (3)影响:   其实质是加强英国的封建专制,体现了英国王权与 罗马教廷的权利之争。当加尔文教传入英国后引发了资 产阶级的清教徒运动。 佛教(公元前6世纪)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 基督教(公元1世纪) 基督教的主要教义 学法指导: 阅读教材和‘‘学思之窗”,归纳了解宗教异端的概念,异端运动的表现和主要主张,并揭示异端运动的实质和作用。 异端裁判所的一次公开审判(托莱多,版画 ,罗马,1498年) 合作探究:采用神学“异端”的方式(反对天主教神学)原因是什么?出现异端运动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天主教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找不到更好的思想武器反封建。 ● 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宗教外衣。 ●由“异端”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思想与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一致,所以成为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封建统治和教会阻碍其发展。 宗教“异端”是欧洲早期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上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由于当时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特点决定的。 合作探究:结合教材图片和上述材料说明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哪些进步?阶级结构和社会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中世纪的神学垄断地位是怎样开始被打破的? 14—16世纪西欧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新贵族出现 需要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作支撑 15、16世纪英、法、西 顺应时代要求,逐渐形 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成为时代的要求,宗教改革开始。 文艺复兴 解放思想 历史小故事 至今在德国仍流传着这样一则马丁·路德的小故事:一年夏季马丁·路德在返乡探亲途中,突遇暴风雨,电光闪烁,火球落在他的脚前。 他自念死期临到,仆倒在地, 大呼:圣安娜救我!我愿意成为一位修士。瞬间雨过天晴,结果他平安归家。为了守此誓约,虽遭到家人大力反对,他仍坚决投进奥古斯丁修会,专心侍奉神。 进入修道院后,他从事最卑贱的工作,开关大门, 敲钟扫地, 清理房间,甚至在额富德城街上逐门逐户乞食,期望修道士的刻苦生活可以拯救他。 正是这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却在后来敢于挑战教皇的权威,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 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痛斥了“赎罪券”的欺诈,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因信得救)的原则。宗教改革运动就此开始。 “赎罪券能并且仅仅能免除教会的惩罚;教会能免除教会所加的惩罚,不能免除上帝所加的惩罚 “赎罪券绝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无权作此赦免;赦免罪过之权属于上帝” “赎罪券不能赦免上帝对罪过的惩罚;那种权力也仅仅属于上帝自己” “真正悔改的基督徒勿须赎罪券就得到上帝的赦免;不许要用赎罪券,基督要求每一个人做这种真正的悔改。” ---《九十五条论纲》 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和改革主张探讨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 材料一 : 德国名义上是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这使得德国皇帝无法不依赖于教会的力量,同时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大统一梦想是包含了意大利的,所以德国皇帝必然要和教会合作,教会的力量非常强大。每当罗马教会出现财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德国聚敛钱财,以至于德国被人们戏称为“教皇的奶牛”。当时梵蒂冈计划建造一座新的圣彼得教堂,于是在整个德国大量发行赎罪券。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 材料二:这个时候的德国,却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完全蒙昧的日尔曼人国度,虽然比较意大利、法国,德国仍然属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但是它已经受到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为了自己官员培养的需要,德国的诸侯也纷纷模仿意大利和法国的贵族,在自己的领地里面建立了大学,新的思想比比皆是。罗马教会对德国人民的搜刮引起了强烈不满的贵族的嫉恨;同时教会占有大量德国地产和财富,也引起一些诸侯的觊觎。 材料三:路德坚决拒绝放弃所发表的主张,他理直气壮地说,“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的说服我(我不信任教皇,也不相信总议会,因为他们时常错误,也自相矛盾),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